地区: | 兴义市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标签: | 兴义市,镇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工作日:上午8:30-12:00 下午2:30-6:00 |
电话: | 0859-3766311 传真号码:0859-3766310 |
地址: | 贵州省兴义市捧乍社区中街37号, 邮政编码:562405 |
兴义市 捧乍镇隶属于贵州省兴义市,位于兴义市西南部,东经104°42′,北纬24°74′--24°50′,北靠兴义市白龙山,海拔875-1630米,气候冬暖夏凉,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长,年均气温在15~18摄氏度之间,全镇面积148平方公里。
全镇面通过村级整合后,全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捧乍社区、槽子湾村、槟榔村、垛坎村、小寨村、坪洼村、大坪子村、黄泥堡村、铁厂村、堡堡上村、老厂村)
二、自然地理
兴义市捧乍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城镇周围部分地区为低平的山谷河谷地带。因其地势险要,是滇桂两省进入兴义的重要通道之一,素有"西南屏障"之称,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镇境内地势西南高、中部低,山峦起伏,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喀斯特地形地貌占大部分,城镇周围部分地区为低平的山谷河谷地带。
捧乍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5º~18º之间,一月平均气温7.1℃,七月平均气温22.2℃。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275~334天之间。由于昆明静止锋的影响长达全年的二分之一时间,使得捧乍天气气候与云南东南部气候相近,但又由于纬度偏南,海拔低于云南边境,高于贵州其他地区,因此,其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滋润、气候舒适宜人"。
三、文化旅游
清代秀才肖云普将捧乍最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定位为"文阁书生"、"太液天池"、"宝山耸翠"、"双童听讲"、"鱼跃清泉"、"猿猴戏岸"、"穿云胎泉"、"焰山倒影"等8大景观。捧乍镇历史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众多,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11月,将"西南屏障"石刻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教育基地捧乍烈士陵园;保存完整的"古庙",半人文半自然景点碧云洞。
2000年,兴义市人民政府将建于清朝年间的"太液天池"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民族宗教
镇内民族以汉族为主,杂居着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
五、人口就业
捧乍镇现共辖204个村民组9603户36438人。劳动力人口就业主要以在广东、浙江、广西和四川等省份务工,部分劳动力在家务农、打零工等,均能保证基本生活。
六、社会事业
镇区内有1所中学、5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公立学校,另外还有2个私立幼儿园,合理规划,做到教育有保障;
本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政府补贴175元/人,另需缴纳175元/人,使贫困户医疗有保障。
辖区内有一个敬老院,集中供养55名老人,配套设施完善,配备健身设备、安装电梯、配备后勤保障人员以及每月补贴300元/人等,切实保障了老有所依。
七、经济发展
2022年我镇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为2732.86万元,为预算2799.18万元的99%;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08元,环比增长0.86%;固定资产投资7600万元,完成预算1.5亿元的50.8%;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约为4473万元。
捧乍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32.86万元,占全年预算2799.18万元的97%,具体情况是:
1、一般公务服务支出896.59万元,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行政内事业人员的工资、日常办公经费。
2、其他纪检监察支出44.66万元,主要是计生协会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
3、农林水事务支出214.74万元,主要是农口部门和村常务干部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
八、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10村1社区建设通组路36条,全长79.024公里,总投资2997.666万元,覆盖农户1758户6801人。完成一事一议项目(太阳能路灯安装)2个,太阳能路灯安装512盏,实施2个村(社区)4个组的太阳能路灯安装:捧乍社区北门组150盏,黄泥堡村下偏坡组100盏、黄泥堡村上偏坡组1672盏、黄泥堡村偏坡二组100盏,方便了村民出行。
单位名称:兴义市捧乍镇人民政府
通信地址:贵州省兴义市捧乍社区中街37号
负责人:文志华
联系电话:0859-3766311 传真号码:0859-3766310
邮政编码:562405 电子邮箱:xyspzzdzb@163.com
门户网站:http://www.gzxy.gov.cn/cn.zwgk/17/xzjdb/734/747/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 下午2:30-6:00
职能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指示。
(二)制定本镇经济发展规划,管理本镇经济工作,组织、检查、督促镇经济组织发展生产经营。
(三)负责本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爱国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社区青少年教育等工作。
(四)协同有关部门作好民政、交通、土地、物价、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管理、防疫等工作。
(五)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普及科学常识,对居民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教育。
(六)保护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七)对有关部门设在本镇的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任免、调动、考核、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城镇综合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行使行政处罚权。
(九)指导、支持、帮助村民委员会工作,促进村民委员会建设,发挥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
(十)向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反映村(组)和村民委员会的意见、要求、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