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人民政府
一、行政区划 2015年3月18日,省政府批复(黔府函[2015]50号)同意撤销木黄镇、新业乡,设置新的木黄镇,木黄镇辖原木黄镇和原新业乡,镇政府驻木黄村。 二、自然地理 木黄镇位于印...
机构信息
地区: 印江县
分类: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标签: 印江县,镇政府
网址: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工作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08:30-12:00  14:00-18:00;
电话: 0856-6360001
地址: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人民政府;邮政编码为555205。
详细介绍

一、行政区划

2015年3月18日,省政府批复(黔府函[2015]50号)同意撤销木黄镇、新业乡,设置新的木黄镇,木黄镇辖原木黄镇和原新业乡,镇政府驻木黄村。

二、自然地理

木黄镇位于印江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主峰梵净山脚下,地处两省(贵州、重庆)四县(印江、松桃、江口、秀山)八乡(乌罗镇、冷水乡、石梁乡、永安乡、隘口镇、天堂镇、合水镇、紫薇镇)交界处。

三、文化旅游

木黄镇素有印江东大门之称,享誉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圣地、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乡镇四张“国”字号名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绿色低碳小城镇、贵州省10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乡镇和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五张“省”字号名片。这里山水秀美,景点别致,气候宜人。主要自然景观及其特点有三大神泉(鱼泉河、燕鸣鱼泉、皇庵鱼泉)冬暖夏凉;“千年耳语”、“将军像”、“象鼻山”、“美女晒羞”、“擎天一柱”惟妙惟肖;燕子坝、五甲田园、金厂河、芙蓉河清水潺潺,风光旖旎;将军山、观音山、峭壁岩俊俏壮观。这里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有气势雄伟的红军会师纪念碑、古朴典雅的会师纪念馆、高大挺拔的会师柏;人文景观有土家特色的田氏宗饲、工艺精湛的木雕文化等;饮食文化有金豆腐、米豆腐、糯米、窖酒等。

四、民族宗教

木黄镇宗教文化有神奇久远的梵净山四大皇庵之首的“天庆寺”,梵净山四大脚庵之首的“太平寺”;民族文化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戏,还有富有土家风情的钱杆、花灯、龙灯、长号等。

五、人口就业

全镇国土面积252.75平方公里,辖44个村(居)3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746户,总人口5万余人。2020年办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00余万元,城镇就业累计新增1273人,累计发放就业援助补贴6.4万元,开展农民培训1234人次。开发护林员、养护工、保洁员、消杀员等公益性岗位,累计解决就业46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实现全覆盖,每年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800余万元。

六、社会事业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就业、卫生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1元。教育发展方面投资1.6亿元,全力实施木黄中学整体搬迁项目,投资800余万元完成木黄第一幼儿园整体搬迁,投资900万元新建第二幼儿园,累计兑现教育资助金6576.03万元,实现教育保障应助尽助,高中升学率达70%。卫健服务方面投入4000万元,完成木黄卫生院整体搬迁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后续装修和设备购置有序推进,完成43个村合格卫生室建设并配齐村医,医疗累计救助88452人次,发放救助金2896.8万元,落实建档立卡户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2020年发放城乡低保、优抚等各类救助金1900余万元,社会保障网不断筑牢。全镇44个村(居)退役军人事务站挂牌成立,所有退役军人实现登记在册管理服务,军民融合更加扎实有效。重拳整治城乡滥办酒席、农村早婚早育、烟花爆竹等突出问题,广泛宣传殡葬改革规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七、经济发展

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2+N”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一园三区三带”,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成功申报“产业强镇”。43个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落地见效,群众内生动力高涨,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以凤仪、文昌坝区为核心的食用菌产业园实现食用菌产能2500万棒,挂牌成立梵天菌业“李玉院士工作站”,带动盘龙、燕子岩、凤仪、木盆、文昌、木良等村建档立卡户就业增收;建成新民坝区2200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并实现产出;以地茶村、坪洞口村、大坳村、革底村、三合村为核心的10000亩精品水果示范带挂果初售;以落坳村、上寨村为核心的5959亩茶产业管护有序;累计发展烤烟10035亩,249.88万斤,产值3419.6万元。形成了山顶种茶、山腰种果、山底种菌蔬的立体布局。同时,畜牧养殖业稳步推进,每年猪牛羊存栏共1.3万头以上,猪肉保供稳定有序,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全镇未发生重大疫情。

八、基础设施建设

以集镇建设为中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革命遗址修缮、棚户区改造、污水管网、农贸市场管理等配套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方面,投入资金746.14万元,修建联户路77.72千米,投入资金10512.26万元,修建农村公路157.63公里,实现所有村寨通组公路全覆盖,结束了几年前群众肩挑背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极大改变了群众的出行条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较好拉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安全饮水方面,投入资金3380.39万元用于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新建水池90口,维修水池11口,铺设管道521.39km,新建泵站房3栋;投入634.5万元用于抗旱应急备用井建设工程,新建水池9口,铺设管道40.5km,新建泵站房8栋;投入75万元用于生态移民芙蓉安置点饮水工程建设,新建水池1口,铺设管道11.9km。把干净的自来水接进了千家万户,真正实现家家户户有安全饮水。人居环境方面,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镇共实施危房改造3124户,投入资金3153.19万元,实现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力推进“四改一化一维”工程,共投入资金1897.4万元,用于4840户群众维修房屋、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和室内外硬化,全镇各村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共设施方面:实现了全镇村村有活动室、卫生室,村村有文化广场;投入资金1198.9万元,安装路灯5596盏;实现各村通光纤率、4G网络覆盖率、通邮率均达100%,投入资金2076.86万元对用电困难的38个村进行电网升级改造,网络电视、多彩贵州“广电云”实现全覆盖。同时,扎实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所有征地拆迁任务。偏岩水库建设推进有力,完成水库坝区征地2037亩、管网安置征地66亩,完成大坝封顶、管道安装,安置点配套设施基本完善,95户435人搬迁对象陆续安置。红色旅游小镇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一期洞口征地工作,溶洞开挖有序进行。

一、基本情况

木黄镇党委、人民政府是印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机构。 

二、主要职责

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指导好各业生产,搞好商品流通,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开发,不断培育市场体系,组织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6、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机构地图
办事大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