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人民政府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人民政府主要职责: 一、政治建设方面 1.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机构信息
地区: 松桃县
分类: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标签: 松桃县,镇政府
网址: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工作时间: 工作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5:00
电话: 0856-3920097
地址: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盘信镇盘信村, 邮政编码:554102
详细介绍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人民政府主要职责:

一、政治建设方面

1.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工作事项,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3.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好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依法行政方面

5.加强法治建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开展全民普法,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加快建设普惠性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6.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加强决策合法性审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7.自觉接受监督。依法接受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镇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接受监察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政府内部监督。

8.保护合法权益。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9.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办事的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及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10.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府服务,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11.加强工作领导。领导镇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村开展工作,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2.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13.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4.全力夺取脱贫攻坚战根本性胜利。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打赢打好“四场硬仗”,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当前脱贫和持续增收的关系、全面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关系、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关系,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15.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落实“八字”方针,实施实体经济攻坚行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16.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深度挖掘和弘扬长兴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17.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8.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推开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生产,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19.积极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严格落实“七严禁”和“1+8”债务管理系列政策,科学谋划项目建设,规范投融资管理,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债务存量,扎实抓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20.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整治“五场战役”,加大环保力度。着力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实施生态修复,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管理机制。推动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21.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升级版,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坚持质量兴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产业大招商,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机构地图
办事大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