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印江县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标签: | 印江县,镇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8:00(节假日、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
电话: | 0856—6440001 |
地址: |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桂花村沙子坡镇人民政府; 邮编: 555202; |
一、行政区划
沙子坡镇位于印江县北部,距县城约38公里,总面积128余平方公里,所辖20个村,分别是青球村,竹元村,马家庄村,六洞村,桂花村,邱家村,四坳村,十字村,庹家村,凉水村,炉塘村,红星村,池坝村,天星村,石坪村,韩家村,冷草村,红木村,石槽村,塘口村。
二、自然地理
沙子坡镇位于印江县北部,距县城38公里,东南两面与本县刀坝镇、天堂镇、板溪镇、杉树镇毗邻,西北两面与德江县枫香溪镇、沿河县谯家镇、晓景乡交界,地处三县交界地段,北面途经沿河可乘船直下重庆,东经本县刀坝镇可直达重庆秀山,南过印江县城可直达铜仁、遵义、贵阳等地,沿印松高速公路连接线沙子坡段7公里正在修建中。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铁、硫、铀、镓锗、陶土等宝贵资源,其中煤炭、铀矿、硫铁矿储量尤为丰富,素有“印北金三角”、“黔东煤炭之乡”的美称。
全镇国土面积128.52平方公里,19.2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638亩,田11000亩、土7638亩,荒山174112亩,平均海拔778米。镇域内居住地与耕地多在海拔700—9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1282米,最低海拔为412米。在地势形态上,东西两面有南北走向的三座平行山脉夹两条河(车家河、六井溪河),中间有丘陵地带,平坝占6.1%,丘陵占30.6%,山地占3.3%,境内耕地多分布在坡旁沟谷,沼地基本上分布地山坡上。耕地土壤以黄壤为主,主要有黄砂泥田、黄石渣子田、火石沙土、石渣子土等,境内多砂质岩、白云岩、石灰岩。沙子坡镇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内有坝坨河、六井溪河两条河流顺山而过,另有储水量达140万立方米的消水坑水库和258万立方米的天生桥水库。境内有装机容量为6000KW的坨寨水电站。沙子坡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5.1℃,7月份最高温度为33.3℃,1月份最低温度为18.2℃,年降雨量1365.8毫米。
三、文化旅游
沙子坡镇致力于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小镇。沙子坡镇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有多处红色文化遗址,众多红色文化故事。现有红三军万人大会会址、官塘革命烈士李云清纪念碑、陈正国红军坟、麻竹元红军标语、红军街等红色文化遗址;省级文化保护革命遗址三个,分别为竹园村官塘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木村红花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塘口村坨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四、民族宗教
沙子坡镇位于印江县北部,地处三县交界地段,东南两面与本县刀坝镇、天堂镇、板溪镇、杉树镇毗邻,西北两面与德江县枫香溪镇、沿河县谯家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128.52平方公里,集镇所在地距印江县城42公里,世代居住着汉族、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全镇辖20个行政村,204个村民组,7980户31304人。全镇有基督教代管点1个,民间信仰点8个。排查信仰人员54人,其中信基督教36人,佛教18人。
五、人口就业
全镇国土面积128.52平方公里,19.2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638亩,田11000亩、土7638亩,荒山174112亩,平均海拔778米。辖20个行政村,204个村民组,总人口为32104人。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G211国道、天沙公路、刀沙公路穿境而过。辖区内有宏源茶厂、池坝白茶、贵茶集团等大中小型企业68家,是印江县北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有沙子坡中学、沙子坡小学等中小学幼儿园10所。
沙子坡镇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率先组建街道劳务公司1家,沙子坡镇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率先组建街道劳务公司1家,开发公益性岗位199个,有序组织劳务输出7865人次,通过苏州对口帮扶城市、商会、在建工程项目推荐就业岗位2300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对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及妇女、扶贫对象实施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的申报,发放就业惠民贷款资金180万元,实施就业培训881人次,发放培训补助592760元。
六、社会事业
沙子坡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精准落实教育、医疗、城乡低保、住房等民生政策,大力实施“9+3”计划、“4+2”突破工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桂花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沙子坡镇幼儿园和韩家坪小学教学环境改善提升,教育基础不断夯实。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和教育资助,累计发放教育资助1455万元。投资420万元完成集镇卫生院搬迁工程,村级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实现全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明显成效,参合率达到98%以上,累计补偿金额达8822万元,群众看病难问题全面得到解决。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创业就业。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重病、重残等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兜底,发放社会保障兜底资金5542万余元,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七、经济发展
沙子坡镇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2+N”产业布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构建了“山上茶烟共存、山腰畜果共生、山下菌蔬连片”的产业空间布局,纵深推进产业革命。茶业布局全面形成。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打造茶产业“一带两园”。形成了天星-冷草-四坳-石槽-竹元-马家庄-池坝村茶叶示范带、猫猫坪茶旅结合产业园、池坝高效白茶示范园,发展茶产业5430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达2360亩,幼龄茶园3070亩。种养产业遍地开花。发挥特有生态优势,发展精品水果种植和生态畜牧业。打造韩凉、印沿两线精品水果种植带发展精品水果9000亩、黄精和迷迭香等中药材600余亩。建成年出栏20头以上的养牛场17座,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代养场5座,年出栏50头以上养羊场4座。短期产业提质增效。坚持“长短结合、以短补长”的理念协调发展菌蔬、烤烟和辣椒短期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成了以红木村为中心,辐射带动红木、十字、青球、凉水等村食用菌产业带,发展食用菌70万棒,巩固天星、石槽、马家庄、竹元、红木、塘口等烤烟专业村发展烤烟1000亩。累计发展订单辣椒种植7209亩。持续发展白菜、萝卜等基本蔬菜,保障本地蔬菜需求。
八、乡镇建设
沙子坡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通过全力争取,一大批重点项目成功实施。交通路网提速升级。围绕“一主轴两环线三连线”规划布局,完成G211公路23.5公里、刀沙公路5公里、天沙公路3公里提级改造,沿印松高速公路连接线沙子坡段建设工程正在实施。全镇公路硬化总里程达295公里,产业路达65公里,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水利保障能力增强。完成消水坑水库、天生桥水库提质升级工程,建成水池139座,铺设饮水管道24.7万米,常态化开展水质检测,农村安全饮水全面保障。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污水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电力设施建设加快。完成35千伏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稳步提升城乡供电能力,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变压器64台,变压器数量达125台,容量达14380kVA,农网改造4300户,全镇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05户,“四改一化一维”4280户,安装路灯4991盏,修建村级公厕18座,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信息通讯全面覆盖。建设通讯网络基站31座,4G网络实现全覆盖。
(一)党政内设机构
1、党的建设办公室
负责党的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统战、机构编制、人事工资等工作。
2、综合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统计、文秘、电子政务、档案、机要、保密工作;承办人大、政协、人武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相关业务工作;管理机关事务和后勤等工作。
3、社会事务办公室
负责农村低保、民政优抚、残联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殡葬改革工作;地名、勘界工作;爱国卫生工作;“一站式”服务等工作。
4、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各种产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经济信息采集、分析和咨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
5、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统计;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证件;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管好优质服务窗口;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指导计划生育协会等工作。
6、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平安创建与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材料整理、信息报送;及时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协调配合相关单位做好禁毒、反邪教、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纪委(监察)、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机构按有关法律、章程和规定设置,其办事机构只设综合性工作岗位。
(二)事业机构
1、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
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农机推广;畜牧兽医、渔业水产;农用物资、农产品质量检测;乡镇企业等管理服务。撤销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站(茶叶站)、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畜牧兽医站(渔业站)、乡镇企业管理站。
2、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就业转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撤销劳动保障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更名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由股级事业单位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下设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社会救助站。
3、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负责科技文化宣传;搞好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兴农;信息收集与传递;图书阅览服务等。撤销文化广播电视站。
4、村镇规划建设站
负责村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呈报和实施工作;单位建设工程选址、定点、审核呈报工作;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等。撤销村镇建设管理所。
5、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负责育龄夫妇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保健技术服务;做好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服务及随访;开展节育手术、定点接生、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技术咨询;做好育龄妇女的婚育健康、节育技术等服务工作;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等。撤销计划生育服务站。
6、水务站
负责供水、排污、节水、水土保持和防汛抗旱工作;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工程的维护管理,水务年度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检查和竣工验收;水务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水利工程计划的编制工作;农村用水月统月报工作;水务工程建设、蓄水、供水、水质、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各种涉水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上报等。撤销水利管理站。
7、林业环保站
负责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健全乡村护林网络,负责乡村护林队伍的管理;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依法保护、管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组织制订并监督实施环保规划、计划;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污染防治监管及环境污染纠纷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建设,负责有关环境信息的统计和报送等。撤销林业站。
8、财政分局
负责财政收支预算;非税收入资金管理;支农资金的发放和回收;本乡财政预、决算的编报;协助做好公有资产及村级财务管理等。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负责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事故隐患排查及督促整改;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及安全生产一般违法行为的现场查处;统计上报安全生产和伤亡事故信息;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管理费的缴纳工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等。
10、计生协会
组织会员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中起带头作用;向群众宣传人口理论,宣传国家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传播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协调社会力量,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发展人口福利事业,帮助群众解决实行计划生育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履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职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与要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