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印江县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标签: | 印江县,乡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国家法定工作日):8:30-12:00 14:30-18:00 |
电话: | 0856-6470001 |
地址: |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罗场乡罗场村街上组 邮政编码:555209 |
一、行政区划
罗场乡所辖15个村,分别是罗场村、岭峰村、合群村、寨口村、坪窝村、靛厂村、李家寨村、广东坪村、茶园村、竹元村、快场村、青龙村、佐坪村、清河村、两河村。
二、自然地理
罗场乡位于印江县东南面,距县城17.5千米,地处梵净山西麓,东面与紫薇镇、江口县德旺乡相接,西面、南面与缠溪接界,北面与朗溪镇紧连,平均海拔750米,位于东经108°26′55"~108°34′18",北纬27°52′00"~27°58′14",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100至1400毫米,全年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6.8℃。有发源于梵净山脚下,贯穿于全乡境内长约20千米的清渡河。辖15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2020年底户籍人口4464户12885人。国土面积81.7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73.66%。
三、文化旅游
罗场山清水秀,全力打造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辖区内有众多旅游景点,是印江人游山玩水的好去处。主要有:喀斯特地貌自然奇观天生桥(快场村),英勇不屈红六军团曾书义、曾发中烈士坟墓(快场村),明代邓家营盘古遗址(快场村),朱家溶洞钟乳石奇观(快场村),“清和桥”万寿宫风雨桥(快场村),两山重叠双凤山(快场村),聚会和祭祀祈福纳祥的万寿宫(快场村),自然村寨三花山(茶园村),溶洞群天然大洞(罗场村),田思基故居(两河村),廖云鹏故居(岭峰村),金黄古银杏树群(岭峰村),农耕文化展示和体验(坪窝村)等。
四、民族宗教
罗场乡境内无宗教活动场所,民族分布主要以苗族、土家族、汉族为主。
五、人口就业
罗场乡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实施劳务就业扶贫,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就近务工,增加群众收入。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开展多场招聘会,组织召开种植养殖等6个班次培训会,培训贫困人口349人,输送苏州务工2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人。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141人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确保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完成脱贫户劳动力就业1672人,全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六、社会事业
新建中心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学前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罗场中学初中毕业班成绩取得全县第六名的良好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开通,与江苏省吴江区清云卫生院签订定点帮扶协议,有效促进了与发达地区同行的学习交流。一年来,合作医疗报销785.9万元,共计补偿2.3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06.7万元,特困供养金97.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5.46万元,养老金326万元。
七、经济发展
罗场乡紧紧围绕“生态立乡、基础强乡、产业兴乡、旅游活乡”发展思路,稳步推进各项产业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全县“2+N”产业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坚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新植茶园850亩,切实提高茶叶下树率,实现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双提升。创新中药材产业产教研融合新模式,新植中药材300亩,打造两河村52亩中华鲟养殖基地,完成佐坪村100亩冬桃栽植。二是产业保障获得新成效。积极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好用活产业扶持资金、“精扶贷”、农业保险等政策,破解资金筹资难题。大力推广网络电商助销,积极探索“互联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互联网+合作社+运营商+贫困户”等电商模式。三是农旅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罗场乡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人文体验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清渡水乡、天生桥、三花山生态古村落等地已成为农家休闲田园游、周末节假游的好去处,激活清渡河沿线村、岭峰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八、乡镇建设
施合群村断头路硬化建设408.25米,两河村、佐坪村、茶元村产业路建设3.99公里。投资190万元新建两河村、李家寨村两座桥梁。实施集镇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15盏。启动实施集镇客车站建设。新建公厕7座,户厕改造156座。投入资金245.48万元,全面完成集镇电网改造。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罗场乡设置6个党政内设机构和9个事业机构。
(一)党政内设机构
1、党的建设办公室
负责党的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统战、机构编制、人事工资等工作。
2、综合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统计、文秘、电子政务、档案、机要、保密工作;承办人大、政协、人武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相关业务工作;管理机关事务和后勤等工作。
3、社会事务办公室
负责农村低保、民政优抚、残联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殡葬改革工作;地名、勘界工作;爱国卫生工作;“一站式”服务等工作。
4、经济发展办公室(挂扶贫开发站牌子)
负责各种产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经济信息采集、分析和咨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
5、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统计;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证件;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管好优质服务窗口;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指导计划生育协会等工作。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平安创建与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材料整理、信息报送;及时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协调配合相关单位做好禁毒、反邪教、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纪委(监察)、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机构按有关法律、章程和规定设置,其办事机构只设综合性工作岗位。
(二)事业机构
1、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
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农机推广;畜牧兽医、渔业水产;农用物资、农产品质量检测;乡镇企业等管理服务。撤销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站(茶叶站)、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畜牧兽医站(渔业站)、乡镇企业管理站。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就业转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等。撤销劳动保障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
3、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负责科技文化宣传;搞好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兴农;信息收集与传递;图书阅览服务等。撤销文化广播电视站。
4、村镇规划建设站
负责村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呈报和实施工作;单位建设工程选址、定点、审核呈报工作;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等。
5、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负责育龄夫妇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保健技术服务;做好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服务及随访;开展节育手术、定点接生、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技术咨询;做好育龄妇女的婚育健康、节育技术等服务工作;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等。撤销计划生育服务站。
6、水务站
负责供水、排污、节水、水土保持和防汛抗旱工作;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工程的维护管理,水务年度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检查和竣工验收;水务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水利工程计划的编制工作;农村用水月统月报工作;水务工程建设、蓄水、供水、水质、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各种涉水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上报等。撤销水利管理站。
7、林业环保站
负责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健全乡村护林网络,负责乡村护林队伍的管理;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依法保护、管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组织制订并监督实施环保规划、计划;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污染防治监管及环境污染纠纷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建设,负责有关环境信息的统计和报送等。撤销林业站。
8、财政所
负责财政收支预算;非税收入资金管理;支农资金的发放和回收;本乡财政预、决算的编报;协助做好公有资产及村级财务管理等。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负责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事故隐患排查及督促整改;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及安全生产一般违法行为的现场查处;统计上报安全生产和伤亡事故信息;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管理费的缴纳工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