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印江县 |
分类: |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
标签: | 印江县,镇政府 |
网址: |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 |
电话: | 0856-6450001 |
地址: |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杨柳镇人民政府 |
一、行政区划
杨柳镇辖13个行政村:分别是凯坪村、杨家寨村、杨柳村、崔山村、新屯村、白虎咀村、茶山村、竹林村、何家寨村、中心村、大路村、中山村、大兴村;凯坪村所辖团山,小坝,青岑湾、竹林湾、小庆、蛇里、新寨、水井湾8个村民小组,杨家寨村所辖杨柳塘、街上、李家寨、朱家寨、店子、湾里、大竹林、柏果寨、中寨9个村民小组,杨柳村所辖上街、下街、狗田坡、羊角老、昌家寨、竹林湾、上寨、中寨、大树子、赵家沟10个村民小组。崔山村所辖崔山、邹家寨、吴家寨、崩土坎、小田沟、张家寨、大沟、大梨树、沙坝、半岩10个村民小组;新屯村所辖新屯、翁角坝、灯盏窝、易家坝、核桃坪、李家寨、熊家沟7个村民小组;白虎咀村所辖田家寨、罗家沟、店子、杨家沟、白虎咀、沙坝、柏果坪、赵家屋基、分水岭、邓家山、赵家岩11个村民小组;茶山村所辖五家沟、王家山、茶树沟、覃家山、何家林、茂林山、石门坎、官房沟、祝家沟、周家沟、马二沟11个村民小组;竹林村所辖甘田咀、芋头湾、李家沟、毛坡、竹尔沟、大竹林6个村民小组;何家村所辖河沟、对门山、陈家寨、上寨、下寨、花田、瓦房、塘坎9个村民小组;中心村所辖和平、刘家、团岩、曹门、中寨、湾里、桐木坪、中沟、九岭岗、分水岭、坪上11个村民小组;大路村所辖污坑、张家寨、罗斯塘、柏果树、长房子、青杠林、核桃坪、大路、寨子九个村民小组;中山村所辖岩上、中寨、下寨、红房子、小消坑、后坝、青杠堡,肖家、申家、凉水井10个村民小组;大兴村所辖李家山、钟家、江家、关印、马路、大穴场、沙子坳、河沟、谭家山、坳上、上寨、下寨12个村民小组。全乡共123个村民小组。
二、自然地理
杨柳镇位于印江自治县南部,距县城64公里,与思南县大坝场镇、石阡县坪地场乡、江口县德旺乡及本县的缠溪镇、洋溪镇毗邻。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长为江源阔河,境内长13千米。流域面积3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全镇国土面积108.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62.4亩(其中田11248.5亩、土12513.7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3.83%,辖13个行政村(杨柳村、何家村、中心村、大兴村、竹林村、大路村、中山村、崔山村、新屯村、白虎咀村、杨家寨村、凯坪村),123个村民组,总人口12851人。
三、文化旅游
杨柳镇文化底蕴厚重,山清水秀,生态完好,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3个,藏书5321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狮子灯、花灯等杨柳镇。综合文化站建于2011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内设有多功能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综合文化站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歌舞厅等,是印江县构建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文化站配备:现有图书5000余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配备有网络电脑8台,投影仪、电视机各1台,大型舞台音响及灯光设备1套;室外活动场地2500m,建有篮球场两个,健身设施一套。杨柳镇综合文化站紧紧围绕自身职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经常开展篮球、乒乓球、摆手舞、广场舞 等各种文体活动,还建立文艺宣传队一支,成立花灯表演队三个,长号唢呐表演队四支,书法协会一个。为群众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科技普及、思想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平安杨柳、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决战全面小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民族宗教
镇上居住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三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
五、人口就业
杨柳镇国土面积108.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62.4亩,距县城63千米,东依洋溪镇,南与石阡县石固仡佬族侗族乡接壤,西南与石阡县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相连,西北与思南县大坝场镇、天桥土家族苗族乡毗邻,北与缠溪镇相依,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有杨柳中学、杨柳小学、曹门小学等5所学校。辖区有工业企业9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7个,是印江县南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六、社会事业
辖区内有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73户755人,分别安置在印江县城,铜仁碧江区,万山区;信访重点人员1人;退伍军人160人,两参人员15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3个;全力落实三重医疗保障,积极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宝护计划(大病救助)项目,镇内参保人员及异地参保和参加职工医保人员共计达12067人,贫困群众及边缘户100%参保,2021年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理赔30人次,理赔金额5.738余万元,2021年宝护计划(大病救助)项目理赔1人,理赔金额4.75万元。扎实推进殡葬改革,祭祀活动更加规范,滥办酒席得到有效整治,移风易俗行动得到人民群众鼎力支持和真心点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七、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杨柳镇党委、政府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扣全县“2+N”产业发展布局,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质量高、群众增收快、城乡变化大、社会和谐好”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三个四千级”产业升级版,即巩固发展高标准茶园4000亩、高品质肉牛4000头、高质量黄精4000亩。
截至日前,全镇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集中流转了茶园1800亩,高标准管护茶园4000亩,建成3个茶产业专业村,引进印江新安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杨柳,着力填补了夏秋茶加工的空白。精细化管护崔山、杨家寨等村2700亩黄精种植基地(育苗150亩)。依托印江贵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种植牧草1000亩,带动全镇共计发展肉牛1200余头,并培养了肉牛养殖20头以上的养殖户10户;冷水大鲵(娃娃鱼)养殖稳中有进,300亩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肉羊养殖存栏800头,生猪养殖补栏达到了4500头。及时管护大路、中山等村红香柚400亩,特色产业蜂糖李(150亩)销售一空,产值达10万余元。订单辣椒种植1150亩长势良好,目前已收购6万余斤;食用菌产业稳步推进,已培养菇农12户,35万棒食用菌(黑木耳)基地整理完毕。同时,其他产业逆势上扬。杨柳镇党委政府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上奋勇前进。2021年产业现场观摩排名全县第一名。
八、乡镇建设
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两基”攻坚工作经省验收合格,中小学入学率达99.9%;文化广播实现了组组通电视,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正在创建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生态镇”,环境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和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被命名为“治安模范乡镇”和“无毒乡镇”;依法治乡稳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民族、民政工作得到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落实;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加强,曾被县表彰为“一级强乡镇”、:“二级强乡镇”、“农村全面工作第一名”、我镇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朝着“美丽生态特色山水小镇”迈进。我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组组通52条,共计41.319公里;实施危房改造743户;新建50立方水池3座、30立方1座,维修30立方水池1座,管道铺设5千米,总投资25万元,饮水安全保障得到提升巩固;大力实施乡村“亮化工程”,安装路灯2268盏,实现了全镇13个村亮化工程全覆盖。
印江县杨柳镇人民政府机构职能
(一)党委工作职责:(1)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执行。(2)保证监督职能。(3)教育和管理职能。(4)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5)负责抓好本乡 党建工作、群团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闻宣传工作。(6)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政府职能:(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指导好各业生产,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开发,不断培育市场体系,组织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6)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