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人民政府(网上办事大厅)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部,东接台江县,西抵麻江县、福泉市,南连雷山、丹寨县,北邻黄平县。凯里城区距省城贵阳160余公里,全市总面积1569.7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凯里市地层发育较齐全...
机构信息
地区: 凯里市
分类: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标签: 凯里市,政务服务
网址: 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
电话: 0855-8065700 传真电话:0855-8065676
地址: 贵州省凯里市行政中心403室 邮政编码:556000
英文网址: https://www.chinaservicesnet.com/shop/849.html
详细介绍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部,东接台江县,西抵麻江县、福泉市,南连雷山、丹寨县,北邻黄平县。凯里城区距省城贵阳160余公里,全市总面积1569.7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凯里市地层发育较齐全,海相地层的层序较连续,化石较丰富。处于扬子准地台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与华南褶皱带的过渡带上。地貌类型为侵蚀构造类型和溶蚀构造类型,岩溶地貌和剥蚀侵蚀地貌典型。山原、山地、中山、低中山占全市覆盖面的41.76%,低山占18.72%,低丘至中丘陵占37.82%,河谷盆地及河流地貌占1.76%至3%。地势西南高,北东低,由西部和南部的马鬃岭、长岭岗、够末也、末冬坡向湖南丘陵过渡构成斜坡带,同时构成从西向东倾斜的低山丘陵槽谷带,最高点为南部的够末也峰(1447米),最低处为清水江出境处(529米)。马鬃岭至大坡至龙王坡至大坡山(1246米)至老鸦山至泡木岭至香炉山至狗场二屯岸至洛榜坡为重安江与清水江的分水岭。


土地土壤全市土地总面积1569.7平方公里。土地分为八级,除第八级为难用地、居民点、城镇建设用地、裸岩山、公路、河流外,一至七级可作农、林、牧用地,占总面积的94.35%。土壤有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4个土类,15个亚类,36个土属,77个土种。



凯里市辖大十字街道、西门街道、洗马河街道、城西街道、湾溪街道、开怀街道、白果井街道、白午街道、鸭塘街道9个街道;炉山镇、三棵树镇、湾水镇、龙场镇、旁海镇、万潮镇、舟溪镇、凯棠镇、大风洞镇、碧波镇、下司镇11个镇。有166个村民委员会、42个居民委员会。


凯里市春秋时属南蛮牂牁国。战国属夜郎且兰国。秦汉属且兰县。隋属宾化县。唐属宾化、新兴二县。宋为绍庆府下羁縻州。元为麻峡县和播州所辖。


明洪武四年(1371)置臻洞长官司,五年(1372)置凯里长官司,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1389)清平堡升为长官司。弘治七年五月二十一日(1494.6.23),改清平长官司为清平县,隶都匀府,上隶贵州布政使司。清康熙七年七月初二日(1668.8.9),撤清平县,并入麻哈州。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671.12.31),复置清平县,仍隶都匀府。清雍正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1734.3.23),添设清平县丞一员驻凯里,称凯里县丞。清康熙年间,贵州设贵西、贵东二道,清平县属都匀府,隶贵东道。宣统三年(1911),废除清代各道,清平县隶都匀府。民国2年(1913)9月,因清平县与山东省清平县重名改为炉山县,以境内香炉山得名。1952年9月26日成立炉山苗族自治州(县级)。1955年1月7日改为炉山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炉山苗族自治县复改炉山县。根据国务院1958年12月29日议字92号“关于行政区划变更的决定”,撤销炉山、雷山、丹寨、麻江4县,将原4县行政区域合并设凯里县,县治设凯里。1959年1月凯里县在麻江成立,次年2月正式迁驻凯里。1961年8月18日,恢复麻江县和雷山县(1962年10月20日,复置丹寨县),原炉山县仍称凯里县,县治仍设凯里。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83〕国函字162号文件批复,决定撤销凯里县,以原行政区域设立凯里市。1984年1月,凯里市正式成立。2021年,辖三棵树、凯棠、舟溪、下司、碧波、万潮、龙场、炉山、大风洞、旁海、湾水11个镇和洗马河、开怀、大十字、鸭塘、城西、西门、湾溪、白果井、白午9个街道办事处。

机构地图
办事大厅
办事机构
凯里市税务局

凯里市税务局

(查看详细信息)
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

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

(查看详细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