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25年3月前公开的丝氨酸生产相关专利技术综述:
一、化学合成法专利
湖南复瑞生物医药
开发了一种L-丝氨酸的短路线化学合成法,通过多步反应(包括缩合、碱作用反应、手性酸成盐等)实现高效制备,收率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优势:合成步骤少(仅5步),操作简便,产品纯度≥99%。
成都普康唯新生物科技
提出酪氨酸丝氨酸伪二肽的制备方法,利用Fmoc保护基和缩合剂(HOBT/TBTU)进行缩合反应,最终产物纯度≥98.5%,单杂低于0.2%。
特点: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苏州引航生物科技
创新性制备3-苯基-L-丝氨酸衍生物,采用转醛酶和乙醛还原酶催化体系,简化了传统合成路径。
二、酶催化与生物转化法专利
武汉轻工大学
开发酶促转化技术,通过CTAB破碎细胞后,利用甘氨酸、PLP、THF和甲醛进行反应,并通过维生素C辅助分离,实现PLP和THF的循环利用。
突破点:降低L-丝氨酸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
湖南利尔生物科技
提出以L-高丝氨酸为底物直接酶催化合成L-草铵膦,省略传统工艺中的中间步骤(如O-酰基化),简化生产流程。
三、分离纯化技术专利
利尔化学
发明混合溶剂重结晶技术,从发酵液中纯化L-高丝氨酸,通过多步沉淀和分离降低杂质含量,减少三废排放。
环保效益:成本降低20%,纯度提升至98%以上。
保定朝华生物科技
采用醋酸锌沉淀法和乙醇/正己烷双重提取系统,高效分离磷脂酰丝氨酸,去除PC、PE等杂质,纯度达医药级标准。
四、技术趋势与主要申请企业
技术方向:化学合成路线优化、酶催化体系创新、绿色分离纯化技术是专利申请核心。
重点企业:湖南复瑞、利尔化学、成都普康唯新等企业在工艺工业化及环保性上布局较多。
总结
当前丝氨酸生产专利聚焦于缩短工艺链、提高纯度和降低能耗,尤其注重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学的结合。未来技术竞争将围绕工业化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