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珠峰特色手工业发展规划(2017-2025)(2)

95商服网  •  • 来源:日喀则市人民政府  • 关注:6522

第二章民族手工业发展基础

一、民族手工业资源分析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改造提升民族手工业,重点发展编制制品、雕刻制品、绘画制品、陶瓷制品、金属制品、其他制品(如藏纸、藏香、藏鞋、马鞍)等民族手工业项目”。

我们根据资源形成原因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我市民族手工业资源分为民族手工业自然资源和民族手工业社会经济资源。其中,民族手工业自然资源包括生产制作民族手工业产品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民族手工业社会经济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资源等。

(一)民族手工业自然资源分类及分布

自然资源是生产制作各类民族手业产品的基础,考虑到我市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度发展。在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要有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民族手工业的良性发展。

1.土地类型较为多样

    我市土地类型多样,有耕地、草原、林地、荒滩、湖泊等。2015年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4.09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朋曲河沿岸河谷地带;林地面积4.13万公顷,主要集中亚东、樟木、吉隆、陈塘等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草地面积946.60公顷,可利用面积733.30万公顷,分布较为零星,仲巴、萨嘎、昂仁等是最重要的牧区。

2.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彩

我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彩,药材资源繁多,常用药材有冬虫夏草、贝母、党参、天麻、雪莲花、黄花、胡黄连、独角莲、红景天、当归、大黄、首乌、麻黄、车前子、草乌、紫苑等约300多种,分布广、产量高,为藏香业、藏药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撑。

3.牧业资源丰富

我市牧业资源丰富,氆氇、藏毯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我市羊毛、绵羊毛产量分别是拉萨市的7.37倍、7.65倍,因此氆氇、藏毯等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同时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资源富足能够形成成本比较优势,加上我市皮具已具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因此,皮具产业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4.矿产资源丰富

    为唐卡、玉器、金银器等产品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我市已发现矿种46种,主要有金、银、铅、锌、铜、铁、锂、汞、铯、硼、云母、芒硝、水晶、明矾石、玉石等。

表2-1日喀则市主要民族手工业自然资源及其分布(2015年)

自然资源名称

年产量

主要分布

主要用途及产品

羊毛

2247.57吨

仲巴、昂仁、岗巴县

氆氇、藏毯

绵羊毛

1771.86吨

仲巴、昂仁、谢通门县

氆氇、藏毯

羊皮

1295412张

昂仁、仲巴、江孜县

皮制品

牛皮

181114张

昂仁、谢通门、仲巴县

皮制品

*

仲巴、谢通门、江孜县、拉孜县

唐卡、藏刀等

*

昂仁、拉孜、仁布、定日县

藏刀、茶具等

*

谢通门、萨嘎、昂仁、南木林等县

佛像制作

硼砂矿

*

仲巴县

陶器、藏药

锂矿

*

仲巴县

陶瓷、冶金

铬铁矿

*

仁布县

颜料、藏刀

玉矿

*

仁布县

玉雕、茶具


(二)民族手工业社会经济资源分类及分布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手工业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源,是众多民族手工业产品的创作源泉,为其开发与研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表现形式既有口头传承和表述、表演艺术,又有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反映民族特征的同时,也体现出其绚丽多姿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及经济价值。


表2-2 日喀则市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分布

(与民族手工业生产相关部分)

序号

级别

类别

名称

所在地

对应民族手工业产品

1

国家级

传统技艺

扎西吉彩色金银铜锻造技艺

桑珠孜区

金银铜器

2

传统技艺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锻铜)

南木林县

铜像

3

传统技艺

传统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

拉孜县

藏刀

4

传统技艺

扎念琴制作技艺

拉孜县

扎念琴

5

传统技艺

藏族帮典、卡垫织造技艺

江孜县

地毯、编织

6

传统技艺

扎什伦布寺彩砂坛城制作技艺

桑珠孜区

唐卡

1

自治区级

传统技艺

吉隆镇木碗制作技艺

吉隆县

木碗

2

传统技艺

仁钦则乡“牛”村陶器制作技艺

谢通门县

陶器

3

传统技艺

仁布玉器雕刻技艺

仁布县

玉石雕刻品

4

传统技艺

仁布康雄酥油花制作技艺

酥油花

5

传统技艺

江孜协玛氆氇编织技艺

江孜县

氆氇、编织

6

传统技艺

岗巴冲斯(卡垫)织造技艺

岗巴县

藏毯(卡垫)

7

传统技艺

旺丹冲丝(卡垫)织造技艺

白朗县

藏毯(卡垫)

8

传统技艺

德勒棉崇藏香制作技艺

桑珠孜区

藏香

9

传统技艺

萨嘎牛皮船制作技艺

萨嘎县

牛皮船

1

市级

传统技艺

俄派彩砂坛城制作技艺

桑珠孜区

唐卡

2

传统技艺

白朗腰机编织技艺

白朗县

氆氇、编织

3

传统技艺

白朗嘎东藏靴制作技艺

氆氇、编织

4

传统技艺

日喀则木雕技艺

桑珠孜区

藏式家具

5

传统技艺

萨迦面具制作技艺

萨迦县

面具、纪念品

6

传统技艺

谢通门藏刀锻制技艺

谢通门县

藏刀

7

传统技艺

谢通门皮具制作技艺

皮具

8

传统技艺

日喀则锻铁技艺

桑珠孜区

金属制品

9

传统技艺

纳塘寺经版刻印技艺

经书

10

传统技艺

萨迦藏香制作技艺

萨迦县

藏香

11

传统技艺

夏鲁泥塑制作技艺

桑珠孜区

雕刻品

12

传统技艺

藏族火镰制作技艺

谢通门县

金属制品

13

传统技艺

列隆藏香制作技艺

昂仁县

藏香

14

传统技艺

鲁定金属造像制作技艺

桑珠孜区

金属制品

15

传统技艺

白朗恰珠编织技艺

白朗县

氆氇、编织

从表2-2中我们发现,与民族手工业生产相关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分布在桑珠孜区、江孜县、南木林县、拉孜县。其中,桑珠孜区共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分别是扎西吉彩金银铜锻造技艺和扎什伦布寺彩砂坛城制作技艺。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相对分散,分布在吉隆、仁布、谢通门、江孜等县,包括木碗制作、陶器制作、特色饮食等。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桑珠孜区、谢通门县等。包括俄派彩砂坛城制作技艺、夏鲁泥塑制作技艺、鲁定金属造像制作技艺等。

2.技艺传承人

技艺传承人是能够完整掌握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人,其本身要被视为承载文化传统的“活化石”。文化要传承,工艺要发展,技艺传承人责任重大,传承人不仅要“承”,而且还要“传”。


表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民族手工业生产相关部分)

序号

姓名

分类

项目名称

所在地

1

边多

传统技艺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江孜县

2

拉琼

传统技艺

藏族金属锻制技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

桑珠孜区

3

列旦

传统技艺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

南木林县

4

次旦旺加

传统技艺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

拉孜县

5

吉中

传统技艺

扎念琴制作技艺

与民族手工业相关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集中于传统技艺类,以编织和金属锻造为主,主要分布在桑珠孜区、南木林县和拉孜县。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丰富,目前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8名,3人获全区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我市与拉萨市相比,无论是非物质文化类目数量还是传承人等均有较大差距;拉萨市已形成了国家、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2017年,拉萨市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2项,代表性传承人181名。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0项,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31项,传承人35名;市级代表性项目25项,传承人45名;县级代表性项目76项,传承人89名。

二、民族手工业产品分析

我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手工业、民族手工业的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支柱产业三个发展阶段。如今,我市民族手工业产品已涵盖多种类型,涉及18县(区),主要以藏香制作、藏毯生产、民族服饰、唐卡、民族家具、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等为主。

(一)民族手工业产品体系

我市民族手工业产品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卡垫编织、氆氇制作、藏香制作、皮具制作、酥油花制作、金银铜器锻制、唐卡绘制、藏刀锻制、面具制作、玉器雕刻、陶器制作、六弦琴制作等。根据其产品的功能和特点,我们将产品分为生产生活类、装饰用品类、民族艺术类、旅游商品类,不同类型的手工业产品,其功能、市场前景差异巨大(详见表2-4,2-5,2-6,2-7)。

生产生活类民族手工业产品。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我市自身的高原特点以及农牧文化产生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活生产用具,形成了以藏式服装、藏式家具为产品载体的诸多行业。


表2-4 日喀则市生产生活类民族手工业产品汇总表

产品名称

产品种类

知名产地

企业名称与品牌

工艺师

材质

传承、来历与工艺特点

用途

①氆氇

谢玛、布珠、台玛

江孜、白朗、拉孜、仁布

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相关合作社、仁布康雄“亚德”

*

高原羊毛绒

①早在1300之前,氆氇就已出现在西藏文献里,到了元朝,氆氇已能够作为贡品传入内地。生产技艺是农家妇女必学的手艺。②历史上,氆氇的生产主要以个体分散的家庭式小作坊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者主要为“差巴”和“堆穷”为代表。③主要步骤包括人工接绕经线,纺织,清洗,染色。

藏族服饰加工的主要原材料。

②邦典(围裙)

谢玛、布珠、普通

拉孜、白朗

拉孜合作社“拉孜谢玛氆氇”、白朗恰珠“恰珠朗萨彩虹”

*

高原羊毛

①邦典的生产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农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织邦典的能力。②生产时先将羊毛纺成线,在染色,后织成条状。

当做“吉典”和“围裙”使用,一来用于劳动时保护衣物,二来用作装饰。

③藏被

两股线、三股线、四股线、高级藏被

岗巴、康马、定结

相关合作社

*

高原羊毛

藏被是藏族起绒的厚重毛织物,用藏被织机织造。已有千年的历史,发源于羊卓雍湖西面的浪卡子县。藏被传统产品有爱尼、爱松、爱西和足介等四种,具有细洁、平整、柔软、密度紧、质地厚实、保暖性强的特性,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

特需品、代际性家庭财产

④藏鞋

松巴拉姆、嘎络

多扎、热松、彩云靴、皮靴、绒靴

白朗、江孜

白朗嘎东“巴伦孜”、江孜西嘎“西嘎”

巴桑次仁、次仁

①当地牛皮②绳纳③植物草

藏族男女鞋,用牛皮做底,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也有线条、花纹,鞋帮用各色丝线或各色皮革、氆氇、金丝缎制成。平绒或皮革为藏鞋的主要原料,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以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用金丝缎镶边、贴花。鞋尖更是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式不一,很有特色。只是各式藏鞋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长的开口,以便穿脱,所有穿藏鞋的都要系带。鞋带又是一种美丽而讲究的手工艺品,使用细毛绒编织而成,带上有各种图案。两端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鞋配在一起,十分悦目。

特需品

⑤藏装

藏装

桑珠孜、白朗、江孜


藏圣阁“尼吉姆拉”、

白朗现代“现代”、

江孜西嘎“西嘎”

普普、次桑、次仁

①当地棉②羊毛

①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②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

生活用品

⑥藏刀

长刀(1米多)、短刀(40厘米)、小刀(几十厘米)

谢通门、拉孜

恰嘎“多洛”藏刀、

拉孜藏刀

多洛、次旦旺加

①钢材;

②其他各类宝石;

①金属冶炼的历史较为悠久,拉孜、昂仁、南木林等县的河上有14世纪汤东杰布建造的铁索桥。②藏刀以钢材锻造而成,通过手工精心加工,使刀刃锋利,刀面净光。刀把用牛角、牛骨或木材制成,较高档的刀把用银丝、铜丝等缠绕,刀鞘有简单的木鞘或皮套外,大多数是包黄铜、白铜甚至白银,并在上面刻有各种精美的鸟兽及花草等图案,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外表镀金等。

生活用具、旅游商品、馈赠礼物

⑦藏式木器家具

百岗、洽岗、噶岗

藏桌、办公用具、衣柜、木床

各县区均有分布

-

-

①核桃木;②松木(如雪松);③林芝云杉、喜马拉雅红杉④高原硬木等

藏式家具样式品种繁多。“百岗”用来放置书本,“噶岗”专门放碗、杯等茶具,藏桌中,吃饭喝茶用的小长方桌称“觉孜”,专门吃饭用的叫“加觉”,打牌用的叫“八觉”,藏桌的特点是桌与柜相似,腿很多,桌高60厘米。

生活用品

⑧藏香

-

桑珠孜、萨迦、江孜、白朗

德勒藏香“德勒棉崇”;

萨迦昆氏“八思巴”、江孜玉妥“玉妥”、白朗奥博 “白岗”

普布次仁、仁青欧珠

主要以松柏为主,配有麝香、穿山甲、金粉藏红花等几十种原料。

在西藏,每一家藏香厂都有独门秘方,但成分大多包含藏红花、冰片、红檀香、沉香等名贵药材。就配料来说,其中的两三种需要从尼泊尔和印度进口。现代藏香已经告别了纯手工生产,部分工序使用机器来完成。几十种香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经过粉碎、搅拌、熬酿等众多工序,最后制成凝聚了藏文化精髓的藏香。

①朝圣拜佛②避鬼驱邪③预防呼吸道感染④流行性感冒、瘟疫等传染疾病⑤消毒杀菌、驱虫驱蚊、净化空气等

⑨皮具

背包

谢通门、南木林

谢通门 “乃康”、南木林 “湘河”

普布次仁、次多

牛皮、羊皮

“通门”皮具制作工艺距今有近300年的历史。皮具艺人技艺精湛,设计巧妙,还专门为九世班禅大师制作皮靴。

生活用品、旅游商品

⑩陶器

茶具、酒具、工艺品

江孜县、谢通门

阿旺

泥土

制陶业有上千年的历史。生产的陶瓷系泥质红陶,产品美观、大方、朴实。

生活用品、建筑用品

⑪玉器

茶具、工艺品

仁布

仁布玉石加工厂

尼玛

玉石

仁布县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原料,有绿白色、浅绿色多种,是传统的玉器产地。主要产品有碗、杯、盘、镯、戒指、鼻烟壶等10多种产品。仁布玉石器皿初兴于十五世纪二十年代,仁布法王·阿旺晋旦久札巴早先发现。常见玉器有用于人们的饮料、茶杯器皿,以及小件艺术品。

生活用品、首饰用品

装饰用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藏族是一个爱美并善于创造的民族,装饰品是藏族人民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当地金属金银铜器、雕刻等产品。具体见表2-5。


表2-5 日喀则市装饰用品类民族手工业用品汇总表

产品名称

产品种类

知名产地

企业名称与品牌

工艺师

材质

传承、来历与工艺特点

用途

①“仲丝”藏毯

卡垫、挂毯、地毯

江孜县、桑珠孜区

江孜 “宗山”

岗坚地毯“岗坚”桑珠孜 “康帕”

边多、多加、拉多

细毛纱

挂毯产品的开发生产是西藏“仲丝”业的一项创新,使古老传统的“仲丝”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具有现代挂毯工艺水平的工艺美术产品已走向非常成熟化。

工艺美术品、高档的馈赠礼品、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②金属雕刻

银制品(银包木碗、银碗、发饰、颈饰、胸饰、手饰佩饰等)

桑珠孜区、仁布、南木林、谢通门

日喀则市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

拉琼

①金属雕刻历史久远,主要技法有浮雕、平雕、錾花、镂空等,其中浮雕、平雕最多。纹饰多以卷花等作边饰,中间主纹则有各种花木、飞禽、走兽、龙凤以及宗教里的图文、符号、吉祥物等。

②银制品和铜制品器物上多为錾浮雕,主纹鎏金,使主纹更突出。

美化、装饰

③木雕

建筑木雕、藏式家具等

桑珠孜区

-

-

木材

木雕工艺源于古格王朝时期,最初只能在寺庙或家门大院里才能看到,逐步成为惠及大众的建筑装饰艺术,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家。

藏桌、藏柜、屋内窗、梁柱等的修饰美化功能

④装饰绘画

后藏日喀则派(藏语为“藏赤”)

仁布、萨嘎

-

-

植物染料、动物皮胶

日喀则派的主要特征是将汉、藏、尼的技艺融于一体,集西康、前藏等流派的优点。

建筑、家具


民族艺术类手工业产品。民族艺术类手工业产品在我市民族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极具代表性,包括宗教法器、神像、面具、辟邪物、镇宅物、吉祥物等,常见的有:各种宗教器物、唐卡、面具、酥油花等。


表2-6 日喀则市宗教用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汇总表

产品名称

产品种类

知名产地

企业名称与品牌

工艺师

材质

传承、来历与工艺特点

用途

①宗教制品

法幢、宝轮、宝瓶、佛像、灵塔金刚杵、酥油灯等

桑珠孜区、江孜、仁布、南木林等、谢通门

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孜东金铜制佛古艺中心等

列旦等

①金属雕刻历史久远,主要技法有浮雕、平雕、錾花、镂空等,其中浮雕、平雕最多。纹饰多以卷花等作边饰,中间主纹则有各种花木、飞禽、走兽、龙凤以及宗教里的图文、符号、吉祥物等。

②银制品和铜制品器物上多为錾浮雕,主纹鎏金,使主纹更突出。

宗教用品

②金属铸造

各种佛像、佛事用品

南木林县、桑珠孜区

孜东金铜制佛古艺中心、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

列旦、拉巴琼达等

铜等金属

①公元6世纪~7世纪,西藏就有铸造业,萨嘎南寺的明代年间《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描述铸造经堂金顶和释迦牟尼铜像的画面。

②金属铸造,要经过制模制范、冲毛坯、灌铅芯、錾镂花纹、焊接、去污、抛光、镶嵌等加工工艺过程。

佛事用品

③泥塑

各种宗教神佛像、飞禽走兽、小型泥塑

南木林、拉孜、萨迦、谢通门等

-

-

质性较好的上等粘土

①据记载,扎什伦布寺强巴佛殿大佛左右两侧的观音,文殊两尊泥塑之像,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一世达赖喇嘛亲手塑造。

②取上等粘土,晒干磨成粉状后,去掉杂物,再造坯尽心加工。处于对质感和色泽的要求,有时还加入名贵药材的汁液,甚至宝石之类的名贵西游矿物粉。为防止塑像开裂,要适当加入一些纸边、麻草等带丝质料。

宗教

④酥油花

寺院

-

-

酥油

①藏历昔年,家家户户供奉酥油花,象征人寿年丰、吉祥如意;佛事活动或者宗教节日期间,酥油花更是不可或缺的贡品;

②酥油花制作工序包括六步:扎骨架、织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

宗教用品

⑤唐卡

彩绘、刺绣、织锦、堆绣、锻制、珍珠、金汁唐卡

桑珠孜区、白朗、南木林、昂仁等

藏露民族手工业传承发展有限公司“藏池”

洛桑旦达、丹增、西洛等

画布、矿物染料等

其根源可追溯到吐蕃时代,伴随着佛教在雪域高原的弘传,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绘画——唐卡随之应运而生。

宗教用品、旅游纪念品(堆绣唐卡)

⑥面具

跳神面具、寺院悬挂面具、戏剧面具、歌舞面具、说唱折葛面具

萨迦

-

-

泥土

藏戏面具一般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多以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为主要题材。

寺庙重大宗教节日的跳神活动和民间藏戏的各种角色扮演;旅游纪念意义

⑦乐器

六弦琴

竹笛

串铃

皮鼓

拉孜

-

-

桃木、铜、羊皮等

六弦琴琴身用桃木或桦木等致密木材做成,有六根弦线,高低音根据需要调整,串铃一般是有十几个小铃铛铸造,皮鼓分无柄圆鼓和有柄鼗鼓,也有锥形鼓,鼓身木制,鼓面多为羊皮,鼓槌微呈弓形,一般是竹制。

宗教活动

、民间节庆

旅游商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其核心价值是其文化的差异性,即以一定的物质形态来彰显和传承当地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文化差异性,是传统特色文化的实物载体,能够帮助游客更好的了解我市的风土人情,产生形象推广、吸引游客的目的。结合前期的调研以及《日喀则市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的内容,梳理我市旅游商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如下。


表2-7 日喀则市旅游商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汇总表

产品系列

产品名称

产品种类

旅游商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

吉祥伴手礼

八思巴哈达、萨迦唐卡、拉孜藏刀

传统工艺

谢通门皮具、金银铜器、藏香、吉隆木碗、民间木雕、拉孜藏刀、萨嘎吾尔朵、旦嘎藏刀

藏民家饰

江孜藏毯、卡垫、氆氇、藏被、邦典、藏帽、藏靴

注:根据《日喀则市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整理。

(二)评价

生产生活类手工业产品内容丰富,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为主,主要市场为本地居民,其产品的生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产品的功能注重实用性,同时由于传承是代代相传的方式,因此产品的样式变化不大,外界市场需求量小,更多的是收藏或者纪念,如不进行市场化开发,难以走大众化道路。

装饰用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部分产品已走向旅游商品化。从表2-5中可以发现,藏毯是我市民族手工业产品的一大特色和卖点,具有用途的多样性和市场需求广泛性,而其他几类产品还需进一步产品市场化,尤其是金属雕刻、木雕两类产品,具有对外推广的潜力;装饰绘画产品适时推向市场。

民族艺术类手工业产品属于民族特需品,但部分产品已进行市场化开发。其中唐卡作为藏族艺术文化的瑰宝,是民族艺术类手工业产品杰出代表;乐器如六弦琴、竹笛、串铃、皮鼓等,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为依托,进行多样化开发。

旅游商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当地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如藏药、岗东羊、谢通门皮具、江孜地毯等,但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其他产品本地特色明显,但没有形成市场影响力和口碑效应,但未来前景看好。

我市民族手工业产品类型多样,品种繁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民族手工业产品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和工艺标准、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

三、民族手工业企业分析

(一)民族手工业企业发展

目前,我市列入统计的民族手工业企业共92家,其中以藏香制作为主的企业14家,以藏毯(卡垫)为主的企业9家,以民族服饰为主的企业28家,以唐卡为主的企业3家,以金银铜器加工为主的其他企业22家,以民族家具为主的企业18家。根据我市民族手工业行业特点及实际现状,我市民族手工业主要划分为藏香、藏毯、唐卡、民族服饰、金银铜器加工及民族家具业。具体如下:

藏香生产企业。在14家藏香生产企业当中,共有2家重点企业,分别为西藏德勒棉崇藏香有限公司和萨迦昆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前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员。目前,藏香生产企业发展极不均衡,其中德勒棉崇藏香有限公司2016年的藏香年产值是2210万元,而有的藏药香加工专业合作社藏香年产值仅为几万元,相差悬殊。从藏香生产企业的年产值来看,除德勒棉崇藏香有限公司、萨迦昆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白朗年堆奥博藏香、夏鲁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扶贫发展有限公司外,其他藏香制作企业普遍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藏香业现集中在萨迦、桑珠孜、南木林、白朗等地。

藏毯(卡垫)生产企业。藏毯(卡垫)生产企业主要有8家,其中,重点企业3家(康帕地毯厂、西藏岗坚地毯厂、江孜县地毯厂),拥有传承人员2家(江孜县地毯厂、白朗县旺丹卡垫厂),监测企业4家(康帕地毯厂、西藏岗坚地毯厂、江孜县地毯厂、白朗县旺丹卡垫厂)。西藏岗坚地毯厂、西藏顿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地毯厂、白朗县旺丹卡垫厂四家工厂规模较大,年产值都在140万以上。其余几家规模偏小,年产值均在20万以下。目前,藏毯生产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桑珠孜区、江孜县、白朗县和岗巴县。

唐卡生产企业。列入统计的唐卡生产企业共2家,两家企业都为监测企业,都有传承人员,其中,1家为重点企业(日喀则藏露民族手工业传承发展有限公司),2家企业年产值均在200万左右。目前,唐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萨迦、南木林、白朗、江孜和桑珠孜五县(区)。

民族服饰生产企业。民族服饰生产企业共28家,其中,重点企业1家(白朗县恰珠编织坊),监测企业4家(纳尔三八综合加工厂、白朗县恰珠编织坊、白朗现代藏式服装厂、白朗县嘎东镇卓玛传统民族服饰纺织厂)。整个民族服饰生产企业呈现一枝独大的局面,白朗县恰珠编织坊2016年的产值在2582万元,增加值1420万,总利润为157万;而紧随其后的白朗现代藏式服装厂年产值838万元,实力相差悬殊;第三位的日喀则市纳尔三八综合加工厂年产值440万元与白朗现代藏式服装厂又有近2倍的差异。因此,我市民族服饰生产企业的零散式产业格局不利于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规模效应。目前,民族服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孜县、白朗县等区域。

金银铜器及其他企业。金银铜器及其他企业共22家。其中,2家重点企业(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南木林孜东金铜制佛古艺中心);9家监测企业,有4家企业拥有传承人员(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珠堆铜铁工艺综合加工厂、南木林孜东金铜制佛古艺中心、谢通门县乃康皮具有限公司)。仁布县玉石雕刻厂与日喀则市珠堆铜铁工艺综合加工厂年产值均在180万元以上,前者为210万元,后者为180万元,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其他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民族家具生产企业。民族家具生产企业共18家,1家监测企业(南木林夏日普工贸有限公司)。18家民族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其年产值均在100万以下(除扎西康桑古代藏风木雕有限公司),且大部分生产规模在50万以下,民族家具生产企业的散、弱、小特点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族家具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本地市场。


表2-8 日喀则市10大重点民族手工业企业(合作社或作坊)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所在地

产值

(万元)

员工数

(人)

1

白朗县恰珠编织坊

氆氇、围裙等

白朗县

2582

385

2

日喀则市德勒棉崇藏药香有限公司

德勒藏药香系列

桑珠孜区

2210

35

3

萨迦昆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八思巴藏香系列

萨迦县

1700

20

4

白朗现代藏式服装厂

藏式服装等

白朗县

838

35

5

萨迦边那藏香工贸有限公司

藏药香

萨迦县

440

59

6

桑珠孜区纳尔三八综合加工厂

氆氇、藏被等

桑珠孜区

420

61

7

白朗县旺丹卡垫厂

藏毯

白朗县

330

41

8

西藏江孜地毯厂

藏毯

江孜县

262

116

9

西藏岗坚勉唐派唐卡有限公司

唐卡

桑珠孜区

203

35

10

日喀则藏露手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唐卡、木雕工艺品

桑珠孜区

192

73

另外,截至目前,白朗、谢通门、萨迦、南木林县所在地分别形成了以卡垫(氆氇、民族服饰)、皮质工艺品(藏刀)、藏香以及金铜制佛(工艺品)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2016年,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产值9545万元、利润2661万元,分别增长33.4%和99%,占手工业总产值的56.9%,较2015年提高5.4个百分点。

(二)评价

目前,我市民族手工业整体发展稳定,呈现不断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部分民族手工业已经实现其产业与产品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藏香、藏毯生产企业较为成熟,日喀则市德勒棉崇藏香有限公司和白朗县恰珠编织坊已初具规模,在本地及自治区有一定的市场感召力和影响力。但与拉萨、外省藏区民族手工业相比,我市民族手工业还需进一步提升。具体体现在:

“散、弱、小”的民族手工业格局导致产业市场竞争力差,难以集聚产生规模效应。以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为依据,营业收入在300万到2000万,从业人员在20人至300人之间的为小型企业,低于上述数值为微型企业。从现有的92家民族手工业企业来看,符合小型企业要求的只有4家(白朗县恰珠编织坊、日喀则市德勒棉崇藏药香有限公司、萨迦昆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白朗现代藏式服装厂),其余均为微型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白朗民族手工业园能够发挥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外,其他县(区)均有民族手工业企业分布,如此地域布局难以形成合力;从生产方式来看,我市手工业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虽有个别步入产业化,但其产业化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资金短缺、融资机制缺乏是制约民族手工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民族手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进而导致劳动力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盈利水平。藏毯行业近几年的利润率始终在15%左右,氆氇等编织行业利润率更是不足8%;我市民族手工业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绝大多数为作坊式生产,各道工序延续着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质量、规格等各项标准都无法确定,质量稳定性较差,整个行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因此,银行往往不愿意提供贷款。另外,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意味着在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成本,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无疑增加融资风险。

管理人才与专业人才(传承人员)的缺乏是制约我市民族手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管理人才与专业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民族手工业发展的瓶颈。管理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产业化建设,而专业人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另外,艰苦、简陋的企业生产环境以及较低的收入使得年轻人不愿从事民族手工业,导致参与程度逐年降低,技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队伍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

最后,专门从事旅游商品类产品生产的企业较少,虽有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但专业性不强、企业规模不大,民族手工业企业面向旅游市场的产品针对性相对较弱。

四、民族手工业市场分析

(一)民族手工业市场现状

市场是基础,对产品生产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从目前我市民族手工业的市场来看,民族手工业产品以本地市场为主,辐射自治区其它地市,部分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具有较大影响力。

生产生活类产品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为主,部分产品在自治区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对于氆氇、邦典、藏被、藏鞋、藏装、藏式家具、陶器玉器等民族手工业产品以本地市场为主,主要满足当地人生产生活需求。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述产品市场出现了不断萎缩的现象。藏香、皮具、藏刀市场影响力广泛,不仅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其中“德勒”藏香、拉孜藏刀、通门藏刀、嘎东藏靴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江孜地毯享誉全国。

装饰用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除在本地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外,藏毯具有国际知名度,誉为世界三大名毯之一;卡垫、金属雕刻、木雕、装饰绘画主要服务于当地市场。藏毯作为装饰用品类产品中的“明星”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欢迎和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产品远销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及东南亚市场,法国牟罗兹市设有产品代销点。

民族艺术类手工业产品主要以本地市场为主,影响涉及自治区及周边市场。民族艺术类手工业产品大部分为宗教用品,市场需求相对固定与集中,主要集中在我市以及周边县、市、省,包括云南、四川、重庆等地。

旅游商品类民族手工业产品市场影响广泛。国内客源市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援藏省份为主,遍布全国,其中八大藏药、后藏八珍深受上述市场的喜爱。入境客源市场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日本、韩国、俄罗斯、港澳台地区为主,其浓郁的后藏文化、民族特色深受市场欢迎。

(二)评价

我市拥有众多优质的民族手工业产品,但产品信息没有很好的实现市场传递。创意设计、市场营销人才缺乏是制约民族手工业产品市场开拓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手工业的传承主要以师传徒、以父传子方式相传,产品陈旧,缺少创意、缺少时代的同步性,产品创意人才缺乏。民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不足与其产品市场本地化需求是分不开的,我市有着高质量的产品,但由于市场开发人才的缺乏而制约了产品的推广,这是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发展瓶颈。此外,缺少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也是制约民族手工业发的因素。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 网上办事大厅

(一)地名 日喀则史称“藏”,在远古时期,就有藏族先民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故事,日喀则叫“年曲卖”或“年麦”,是一个偏僻荒凉之处。后来,逐步有人类居住,人口也不断增加,有一些佛教高僧到此。。。

本文链接:https://www.95ye.com/article/3424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