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网)
汨罗是湖南省东北部一个县级市,因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78706人,辖15个镇、179个村(社区)。汨罗底蕴深厚,是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殉国之地,是开国元勋任弼时...
机构信息
地区: 汨罗市
分类: 政府机构 > 人民政府
网址: 进入网站
工作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话: (0730)5172380
地址: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建设西路22
详细介绍

汨罗是湖南省东北部一个县级市,因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78706人,辖15个镇、179个村(社区)。汨罗底蕴深厚,是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投江殉国之地,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拥有世界非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国家非遗“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中国龙舟名城、中华诗词之乡。汨罗区位优越,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07国道、240国道、京港澳高速及复线、210省道纵贯南北,平益高速、536国道、308省道横贯东西,乘坐高铁去长沙、岳阳均只要19分钟,是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节点。2021年,汨罗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第95位、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0强。

汨罗环境优美,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2954.1公顷,是洞庭湖重要生态屏障,汨罗江、兰家洞水库是湖南省美丽河湖,玉池山是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神鼎山、八景洞是湖南省森林公园。

汨罗工业发达,引进有世界500强正威项目、中国民营500强金汇项目,湖南首家电解铜箔企业龙智新材料已如期投产。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主攻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研发和配套,已建成4.5平方公里启动区,已落户三一PC装备制造暨供应链汨罗产业园、山河智能配套产业园、温州上元精密机械制造园、伟邦液压智慧园等重大项目。

汨罗农业坚实,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生猪调出大县、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市),“长乐甜酒”“汨罗粽子”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汨罗旅游兴旺,屈子文化园是国家4A旅游景区,汨罗江旅游度假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先后获批湖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优秀研学旅行基地。

工信工作于2018、2019、2020连续三年,交通工作于2019、2020、2021连续三年,住建工作于2020年,自然资源、质量工作于2021年获得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

建 置 沿 革

据考证,最迟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汨罗江畔繁衍生息,属于大溪龙山文化范畴。

春秋,楚文王置罗子国。

东周庄王七年(前690),楚武王灭罗子国,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宜城)迁至丹阳(今湖北秭归)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枝江靠近郢都,“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随后将罗子国遗民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今汨罗城区西4公里处),故名罗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县、汨罗市、平江县及岳阳县南部和沅江市东部地区。

秦始皇帝26年(前221),以罗子国移民领地设置罗县,治所设罗城,隶属长沙郡。

西汉高祖5年(前202),徙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长沙郡改为长沙国,罗县随隶。

东汉建武7年(公元31年),恢复长沙郡,隶荆州,罗县仍隶长沙郡。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划出罗县东部置汉昌县(即平江县)。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荆州牧降刘备,罗县随隶。建安20年(215)5月,刘备与孙权议和,划湘江为界,分荆州而治,罗县属吴国,直至三国末年。

晋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罗县仍隶荆州长沙郡。

南朝宋元徽2年(474),析罗县、益阳、湘西三县的沿江沿湖地区设置湘阴县,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

梁大通2年(528)至太平元年(556),置罗州,州治设在夹城(今汨罗镇夹城村),析罗县南部置湘滨县,县治设城江城(今川山坪镇常公村),析罗县东部、吴昌县西部置岳阳县,县治设长(今长乐镇新村),析罗县北部置玉山县,县治设玉山城(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玉笥山)。建岳阳郡,郡治设今长乐镇长南村。岳阳郡辖罗县、湘阴、湘滨、玉山、岳阳、吴昌等6县。境内分隶罗、湘阴、湘滨、玉山、岳阳5县。

隋开皇9年(589年),撤销岳阳郡设置玉州,州治设在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的玉笥山,吴昌、湘滨两县并入罗县。湘阴县并入岳阳县。境内隶罗县、玉山县和岳阳县3县,同隶玉州。

开皇11年(公元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撤玉山县并入湘阴县(治所在今长乐镇长乐街)。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次年撤玉州改为岳州,罗县和湘阴县改隶岳州。

大业3年(607),岳州改为罗州,后改为巴陵郡(治所在今岳阳市城区),罗县及湘阴县先后隶罗州与巴陵郡。

大业13年(617),罗县县令萧铣据巴陵起兵反隋,号称梁王,罗、湘阴两县属梁。

唐武德4年(621)11月,行军总管李靖在攻降萧铣后设置巴州。两年后改巴州为岳州,罗、湘阴两县先后随隶。

武德8年(625),撤罗县并入湘阴县(治所今川山坪镇城江村),隶岳州。

从此时历经五代、宋、元、清和中华民国时期,至1966年2月,历时1341年,汨罗境地隶属湘阴县。

1966年2月,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析湘阴县东部置汨罗县,县城建于高泉山。汨罗县隶岳阳专区。

1968年,改属岳阳地区。

1986年1月,撤地建岳阳市,汨罗县随隶。

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汨罗县,设立县级汨罗市,仍隶岳阳市。

行 政 区 划

1949年8月,汨罗境内设17乡、3镇。

1950年9月,划乡建政结束,改设6区、84乡、2镇。其后,区乡规模常有变更。

1956年5月并31乡。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设16个公社,120大队,1126个生产队。

1961年底调整至33个公社。

1966年2月设置汨罗县,33个公社调整为25个及1个县属镇。

1984年撤社复乡,大队、生产队改为村、村民小组。其后部分乡撤乡建镇。

1996年初,辖12镇17乡:城关镇、大荆镇、川山坪镇、长乐镇、古培镇、白水镇、汨罗镇、桃林寺镇、高家坊镇、黄柏镇、弼时镇、新市镇、八景乡、三江乡、天井乡、火天乡、古仑乡、白塘乡、玉池乡、红花乡、黄市乡、沙溪乡、范家园乡、城郊乡、铜盆乡、智峰乡、楚塘乡、新塘乡、磊石乡。境内有国营屈原农场。市政府驻城关镇。

1996年,撤销铜盆乡,设立李家塅镇。至此,汨罗市辖13个镇、16个乡:大荆镇、川山坪镇、长乐镇、古培镇、李家塅镇、白水镇、汨罗镇、城关镇、桃林寺镇、高家坊镇、黄柏镇、弼时镇、新市镇;八景乡、三江乡、天井乡、火天乡、古仑乡、白塘乡、玉池乡、红花乡、沙溪乡、范家园乡、城郊乡、黄市乡、智峰乡、楚塘乡、新塘乡、磊石乡。

2000年,三江乡、范家园乡撤乡建镇。

2001年,沙溪乡、楚塘乡撤乡建镇。

2002年末,汨罗市辖17个镇、12个乡:城关镇、汨罗镇、新市镇、古培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高家坊镇、弼时镇、李家塅镇、沙溪镇、黄柏镇、长乐镇、三江镇、大荆镇、桃林寺镇、屈子祠镇、范家园镇、城郊乡、红花乡、黄市乡、玉池乡、天井乡、古仑乡、智峰乡、八景乡、火天乡、新塘乡、白塘乡、磊石乡。6个场圃:原种场、范家园茶场、磊石渔场、桃林林场、玉池林场、白水苗圃。辖村(居)委会413个,村(居)民小组6189个。

2015年12月3日,湖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印发《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汨罗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湘民行发〔2015〕118号),白塘乡、磊石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白塘镇;三江镇、智峰乡、八景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三江镇;大荆镇、古仑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大荆镇;红花乡、黄市乡、天井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罗江镇;桃林寺镇、火天乡、新塘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桃林寺镇;城关镇、城郊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归义镇;黄柏镇、沙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神鼎山镇;屈子祠镇、范家园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屈子祠镇,将范家园茶场代管的新湖、新范2个建制村划归屈子祠镇;将原种场代管的前进、华中、大华、全民4个建制村划归白水镇管辖;李家塅镇、弼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弼时镇,高家坊镇、川山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川山坪镇;撤销玉池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弼时镇、川山坪镇。长乐镇、新市镇、古培镇、汨罗镇的行政区域及镇人民政府驻地不作调整。本轮乡镇区划调整后,汨罗市共减少14个乡镇建制,现辖汨罗镇、新市镇、古培镇、白水镇、川山坪镇、弼时镇、长乐镇、大荆镇、桃林寺镇、三江镇、屈子祠镇、归义镇、神鼎山镇、罗江镇、白塘镇15个镇,辖179个村(社区),市人民政府驻归义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2月,汨罗市下辖15个镇:汨罗镇、新市镇、古培镇、白水镇、川山坪镇、弼时镇、长乐镇、大荆镇、桃林寺镇、三江镇、屈子祠镇、归义镇、神鼎山镇、罗江镇、白塘镇。辖179个村(社区)。

机构地图
办事大厅
岳阳政务服务网入口

岳阳政务服务网入口

(查看详细信息)
岳阳政务服务网个人办事入口

岳阳政务服务网个人办事入口

(查看详细信息)
办事机构
汨罗市税务局

汨罗市税务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汨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教育体育局

汨罗市教育体育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科学技术局

汨罗市科学技术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汨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汨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汨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查看详细信息)
汨罗市卫生健康局

汨罗市卫生健康局

(查看详细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