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宜昌政务服务网个人办事入口
网上办理 基本信息 办理说明 办事机构 中介机构 专业顾问

宜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出门、就近随时办”的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即整合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一网通办”;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全面推进宜昌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构建“一窗式”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支撑系统,让群众和企业办事网上直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要强化措施,抓好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办检查,将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项目,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确保各项改革事项取得实效。

宜昌实现市、县、乡、村与省政务服务平台“五级联通”,“一网通办”流程一般包含申请、受理、现场核查、审批和打证6个步骤,法定办理时间为20个工作日。通过对接省、市、区、街道、社区政务服务“一张网”,街道、社区只需协助服务对象将必备材料提交至省政务服务网,最多10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号)精神,为进一步落实《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宜昌”的决定》(宜发〔2014〕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意见》(宜府发〔2014〕39号)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开展信息惠民工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按照“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开展信息惠民工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底,通过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和清理各种证照,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实现“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目标。

——“一单”规范。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及办理流程清单,规范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和办理要求,为办事群众提供均等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号”申请。全面清理各种证照,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照等。

——“一窗”受理。进一步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建设全市统一的一体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高效便民的新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进网上网下一体化管理,实现“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

——“一网”通办。创新服务方式多元化和畅通多渠道服务,按照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场景等开展多种渠道服务,提供多种便民服务方式,逐步实现服务事项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一站式服务、全流程办理,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大幅提高服务的便捷性。

——“一卡”通用。有效整合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卡,打通各类公共服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逐步实现在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服务、民政救助、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公共交通、金融支付等领域的一卡通用。

三、主要任务

(一)“一单”规范,建立政务服务清单。

1.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门、直属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各责任单位)结合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等相关工作,对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扶贫脱贫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以及以鼓励支持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政策支持、法律和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就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做到不漏项、不留死角。要逐项列出公共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实施单位、主要依据、服务流程及完成时限、所需材料等,梳理后形成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2.全面清理各种民生类证明。清理取消不应由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奇葩”证明,今后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核实的事项,群众不必再提供证明。各地各部门在清理登记的基础上,要依法依规坚决取消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简化繁琐的手续。确需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要严格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作出明确规定,必要时履行公开听证程序。探索由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并进行公示,办事部门先予以办理再事后核查,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提高办事效率。

3.全面公开事项目录,规范办事要求。认真推行“五个统一”和“八项公开”制度,即:对市、县两级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名称、统一申办材料、统一办理流程、统一工作时限、统一收费标准,公开事项设定依据、申办条件、所需提交资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办理地点、联系方式等内容。对保留的公共服务事项编制《服务事项及办理流程清单》,在市、县(区)政府网站和政务服务大厅及各公共服务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上公示,并提供相关申请资料和申请表格下载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二)“一号”申请,简化环节,优化办事流程。

依托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电子证照库,实现跨部门的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和互认,使各业务部门能够以统一的信息凭证为办事依据,极大简化群众办事的前置审核环节,避免往返于部门之间获取相关证件信息,缩短群众办事流程,降低政务服务成本,有效解决群众办事材料重复提交、往返跑路等问题,达到信息惠民的效果,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1.建立电子证照目录。结合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工作,全面梳理群众办事所涉及的证件、证照、证明等,大力推行办事相关证件、证照、证明等电子化,形成公民、法人电子证照目录。

2.建立电子证照库。依托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推进制证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联通,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以电子证照库支撑各部门在办事过程中做到相关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实现以“一号”为标识,为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3.建设电子证照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电子证照的申请、获取、查验、调阅、使用服务等功能。为证照业务办理单位提供证照数据、证照模版的制作与合成、证照的签名和签章等,以及提供证照材料的受理、验证、存储、查询、变更、注销、管理和证照互认共享的确认等服务。

4.建立跨部门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机制。依托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推进电子证照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认共享。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通过公民身份号码和法人社会信用代码,查询所需的电子证照和相关信息,直接作为群众办事的依据,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证明材料。积极参与国家电子证照跨地区互认共享标准的验证和试点,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异地业务办理。

(三)“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建设全市统一的一体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由“专网多系统”变多部门“平台共享”,支撑群众办事“一窗受理”。整合构建政务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站、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服务入口,由集中服务进一步深化为集成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规范化受理,推动中心同城通办、社区就近办理、网站异地办理。

1.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一窗”服务机制。加快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升级,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分级进驻,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服务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跨部门、跨层级审批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网预审、同步办理、统一出件”工作机制,再造服务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减少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

2.强化社区综合服务“一窗”服务功能。以实现群众基本需求不出社区为目标,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加快部门公共服务事项向社区延伸,加快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与有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对接,形成“社区前台受理、部门后台办理、社区前台回复”的“一窗”服务模式。大力推行网格员代群众办理服务事项,让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打通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3.优化政府门户网站“一窗”服务平台。深化政府门户网站(含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数字电视、自助终端、服务热线)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部门公共服务事项搬上网,加快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与有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对接,形成“网上一页通、电视一屏通、手机一点通、电话一号通”的“一窗”服务模式,实现群众网上查询、互动、办事、专题服务的一体化。

4.深度整合融合现有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系统、网上办事大厅、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12345市长热线、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以及部门专业系统等,建设全市统一的一体化、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多前端+大后台”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部门间横向集约化服务能力,通过平台完成与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结果同步推送和业务协同办理,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跨省跑”的问题,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全天候受理、一站式服务、全流程办理。

(四)“一网”通办,创新服务方式,畅通服务渠道

建设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一次认证即能办理网上网下各类业务,实现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一网”通办,逐步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便民服务“一张网”。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手段,创新多种便民服务方式,做好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为公众提供多渠道、无差别、全业务、全过程的便捷服务。

1.构建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结合实名制,探索运用生物特征及网络身份识别等技术,联通整合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形成基于公民身份号码、法人社会信用代码的线上线下互认的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多渠道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

2.创新便民服务方式多元化。按照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场景等开展多种方式的便民服务,积极推行预约服务、预申请服务、全流程办理服务、部门协同服务、代办服务、主动服务、支付服务、定制推送服务、短信通知服务、自助服务等多种便民服务方式,实现群众办事、查询、互动、专题服务的全方位、一体化,真正打通在线办事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信息惠民的服务能力。

3.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梳理整合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社会工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公共安全等民生服务领域的网上服务资源,借助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联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结合不同接入渠道和受众特点,优化服务界面,提升服务渠道的便捷性和办事效率。

4.以大数据创新网络服务模式。以群众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为主线,有效整合“一张网”中的群众行为数据、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库等资源,形成为群众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跨领域、跨渠道的综合分析,了解政务服务需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做好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一卡”通用,开启智慧便民好生活。

加快建立以智能卡为载体、覆盖全市、面向市民的政府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统一发放供市民办理各项社会事务、享受公共服务的多功能、多用途智能卡,有效整合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卡,实现“多卡合一”,打通各类公共服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服务、民政救助、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公共交通、金融支付等民生领域的“一卡通用”。

1.建立市民一卡通服务体系。按照《宜昌市市民卡管理办法》,制定市民“一卡通”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建设全市统一的市民卡卡管平台和应用平台,成立宜昌市民卡服务中心。加快市民卡制发卡工作,2016年底前实现市民卡城区全覆盖。加大县市区市民卡推广应用力度,2017年底前实现市民卡全市覆盖。

2.加快公共服务“一卡通”。加快财政性资金个人部分归集到市民卡的工作,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养老金以及低保金、高龄津贴、救助金、补助金等各种财政性资金个人部分分步归集到市民卡;加快社会保障领域一卡通用,实现社保身份识别、信息查询、医保支付、待遇领取、社保缴纳等的一卡通用;加快居民卫生健康领域一卡通用,实现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挂号、缴费、就诊、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查询的一卡通用;加快教育领域一卡通用,实现学生公交、挂号就医、学生健康档案、医保支付、校外培训教育、校园食堂超市消费、校园门禁等功能一卡通用,以及民政救助、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通用。

3.加快生活缴费“一卡通”。加大市民卡应用整合力度,加快将水费、电费、燃气费、通信费、数字电视费、物业费、停车费、出租车车费以及商业支付和金融服务等项目的查询、刷卡缴费功能集成到市民卡上,实现市民生活密切的生活缴费一卡通用。

4.加快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完成市民卡与公交公司的普通卡、学生卡、老年人卡、公共自行车卡、旅游年卡的功能开发对接,实现市民卡具备普通卡、学生卡、老年人卡、公共自行车卡、旅游年卡的“一卡通”功能。

四、实施步骤

(一)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按照“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的要求,迅速全面开展梳理公共服务事项、清理证照工作,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的工作方案。重点部门和单位(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城管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房管局、市公积金中心、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总工会、市残联)梳理清理结果与工作方案于2016年8月30日前报市政务服务办、市智慧办,其他部门于2016年10月31日前报市政务服务办、市智慧办。

(二)2016年底,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完成与制证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同步签发;建成统一的综合政务服务窗口、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完成自有政务服务流程的梳理、简化和标准化,形成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建成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多渠道的统一认证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基于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初步实现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卡通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5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

(三)2017年底,初步实现跨市、跨省电子证照流转交换与网上身份认证体系投入应用,初步实现各试点城市间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一单规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推进。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步骤,统筹做好政务服务目录梳理与流程优化、跨部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多号合一”改革等工作,确保“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工作顺利实施。要把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摆到突出位置,主动作为、相互协同,持续下功夫,力求新成效。面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社会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及中介服务机构,也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不断优化服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市编办、市发改委、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务服务办、市智慧办要密切配合,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开展具体工作指导。市政务服务办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办检查工作,市智慧办负责项目立项和信息支撑工作,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将其列入今年政务督查的重点内容。市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2016年对各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

(二)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各地各部门要对现行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中与“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服务模式不相适应的规定进行修改,加快推动制定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网上身份认证相关的地方性规章,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制定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范、数据共享交换等相关配套标准,开展网上办事、咨询服务流程和标准研究,加快推动“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的改革与应用。要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利用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溯源、可核查。

(三)加快项目建设,接受群众监督。各地各部门要重点针对群众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查找现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服务方式、服务渠道存在的不足,找准症结,尽快整改,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实施一个,同步向社会公开。需要建设或者改造现有业务系统的,结合本部门制订的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列出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纳入智慧宜昌信息惠民工程项目库优先安排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四)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强化“一单一号一窗一网一卡”信息化支撑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切实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及公民个人隐私。

新手指南

一、使用怎么样的浏览器与屏幕分辨率

“湖北政务服务网”支持IE9.0以上浏览器,最低分辨率为1024*768,建议分辨率为1366*768。

二、怎么样切换站点

“湖北政务服务网”共提供1个省级主站、151个地方分站,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您如需进行站点切换,请点击网页头部,即可切换站点。

三、怎么样注册(用户注册操作手册

“湖北政务服务网”用户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人用户”,一类为“法人用户”。注册时,请先点击网站登录页面“注册”,在显示的两类用户中,点选其一,即可进入用户注册界面。

(一)“自然人”用户注册

1、创建账户

首先在自然人用户登录页面,点击“注册”按钮;填写您本人的手机号码,设置登录密码(密码需由数字、字母或符号(`~!_@#$%*)两种以上组成),输入图片验证码(图片验证码不区分大小写,如果图片验证码看不清,可点击更换),点击“获取验证码”,系统将发送短信验证码(如果短信验证码超时,请点击“重新发送按钮”)至您的手机,请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写至“短信验证码”输入框中。

基本信息填写完后,阅读并同意《湖北政务服务网注册协议》,点击“注册”按钮,进入实名认证页面,可在此页面进行实名认证完成实名注册,也可点击“跳过此步骤”完成未实名注册。

2、实名认证

(1)实名认证的意义

注册用户只有进行实名认证后,才可在“湖北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办事。

(2)实名认证的方法

①在“实名认证页面”进行“实名认证”

注册时,在实名认证页面填写您的实名信息(认证后不能更改,隐私信息未经本人许可严格保密),将您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输入至对应的信息填写栏中,点击“实名认证”按钮,完成实名认证并注册完成。

②在“用户空间”进行“实名认证”

使用您注册的手机号码和密码登录后,进入您的“用户空间”,点击网页下方的“认证等级”,您可以选择“身份证认证”或“支付宝认证”实名认证方式,点击认证。

A、身份证认证

首先通过手机短信验证身份,点击“获取验证码”, 系统将发送短信验证码(如果短信验证码超时,请点击“重新发送按钮”)至您的手机,请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写至“短信验证码”输入框中,点击“下一步”;将您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输入至“身份证认证”对应的栏中,点击“下一步”,完成实名认证。

B、支付宝认证

跳转至支付宝登录页面,您可使用支付宝“扫码登录”或“账密登录”,进行支付宝登录认证,登录认证成功后,跳转至湖北政务服务网“用户空间”,完成实名认证。

(二)“自然人”用户使用支付宝关联注册

1、支付宝关联实名注册

在自然人用户登录页面,直接点击“支付宝登录”,跳转至支付宝登录页面,您可使用支付宝“扫码登录”或“账密登录”,进行支付宝登录认证,登录认证成功后,跳转至湖北政务服务网“用户空间”,完成实名注册。

2、进行密码设置

如下一次需使用您注册支付宝时预留的手机号码登录,请进行密码设置;在自然人用户登录页面,点击“忘记密码”,输入您注册支付宝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和图片验证码,点击“下一步”; 点击“获取验证码”, 系统将发送短信验证码(如果短信验证码超时,请点击“重新发送按钮”)至您的手机,请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写至“短信验证码”输入框中,点击“下一步”;完成新密码设置,点击“下一步”,完成密码设置。

(三)法人用户注册

法人用户注册前,必须完成法定代表人自然人实名注册。法人用户在法人用户登录页面,点击“注册”按钮,进行法人用户注册。

1、实名认证

在法人用户注册页面,选择“法人类型”(企业、农专社,个体,事业单位,社团、民非、基金会,政府机关),填写企业名称/机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设置密码,点击“实名认证”。

2、绑定证书

如法人用户无数字证书,可点击“跳过此步骤“,完成法人用户实名注册。

如法人用户已有证书,请在绑定证书前,在您的电脑安装好证书驱动程序。

(1)在法人用户注册时进行证书绑定

请在您的电脑上插入数字证书,在选择证书下拉框中,选择您的企业名称/机构名称,点击“绑定证书”,完成证书绑定,并完成法人用户实名注册。

(2)在用户空间进行证书绑定

在法人用户登录页面,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密码登录,在用户空间点击“认证等级”,选择高级认证,点击”CA认证”;在绑定证书页面,点击“获取验证码”, 系统将发送短信验证码(如果短信验证码超时,请点击“重新发送按钮”)至您的手机,请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写至“短信验证码”输入框中,点击“下一步”; 请在您的电脑上插入数字证书,在选择证书下拉框中,选择您的企业名称/机构名称,点击“绑定证书”,完成证书绑定。

(四)自然人用户登录

1、使用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码登录

在湖北政务服务网网页,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登录页面,选择自然人用户登录,输入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码、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进入用户空间。

2、使用支付宝登录

在湖北政务服务网网页,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登录页面,选择自然人用户登录,点击“支付宝登录”按钮,跳转至支付宝登录页面,您可使用支付宝“扫码登录”或“账密登录”,进行支付宝登录认证,登录认证成功后,跳转至湖北政务服务网“用户空间”。

(五)法人用户登录

1、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录

在湖北政务服务网网页,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登录页面,选择法人用户登录,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进入用户空间。

2、使用证书登录

在湖北政务服务网网页,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登录页面,选择法人用户登录,在您的电脑插入数字证书,点击“证书登录”按钮,在选择证书下拉框中,选择您的企业名称/机构名称,点击“数字证书登录”,登录认证成功进入用户空间。

四、怎么样办事

根据您要办的事务性质,请先点击“自然人办事”或“法人办事”,再根据“服务主题”、“服务部门”或“生命周期”,找到您要办的事项,点击办事指南,即可查看办事相关信息,如系统提供了“在线申请”功能,则点击即可进入办事界面。

注意:省级站点仅列出了省级办理事项,市级站点仅列出了市级办理事项,县(市、区)站点仅列出了县(市、区)办理的事项,如您知道您所需办的事情是在哪一级办理的,请先切换到相应分站,再行查找。

如您在某一级站点没有找到要办的事项,请在“搜索”栏目查找。

在每个办事事项下,我们也为您提供了“我要咨询”渠道。点击事项名称右侧的图标,即可进行在线咨询。

五、怎么样咨询投诉

我们提供了多种咨询投诉方式:电话咨询、我要咨询、我要投诉。

(一)网站首页“我要问”

1、常见问题、我要咨询

如您想通过写信留言方式进行咨询投诉,请点击“我要咨询”,进入咨询界面,点击要咨询的部门或事项类别,将相应问题提交后,我们会落实反馈。

(二)每个具体办事事项提供的“我要咨询”与“查看评价”

在每个办事事项下,我们也为您提供了“我要咨询”渠道。

点击事项名称右侧的图标,即可进行在线咨询。

(三)查看咨询投诉的答复

点击网站首页“用户空间”中的“我的咨询”或“我的投诉”,即可进入咨询、投诉反馈界面。

系统提供两种方式:

如是登录用户提交的咨询投诉,通过方式一(进入用户中心)查询。

如是匿名用户提交的咨询投诉,通过方式二(直接输入信件编号、密码)查询。

六、其他常见问题

1、有时网页内容显示不全?

答:这是由于两个原因引起:一是浏览器版本问题,本网站发布内容最适合的是IE8.0。如果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浏览器系统的版本低于8.0,建议您下载安装IE8.0系统,安装完成后即可正常显示。另一个原因是浏览器拦截保护设置问题,如果您的系统中安装了网页拦截保护系统,您需要在拦截保护功能中关闭拦截功能。

2、网站安全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本网站时,为了保证您的资料安全及使用方便,请尽量遵守以下规则:

(1)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如网吧等)上网登录办事系统。

(2)不管您在任何场合上网登录查询系统,离开时一定要关闭浏览器。

3、为什么点击网站内的链接,有些网页无法打开?

答:网站内有些内容是以弹出窗口显示的,如果您的电脑安装了上网助手可能会导致有些内容点击后不能访问。

4、什么是统一用户帐号?

答:统一用户帐号是湖北政务服务网推出的用户登录该网站的统一验证身份。拥有了统一用户帐号即可以畅通湖北政务服务服务,在众多服务中直接登录使用,免去了重复注册,重复登录的步骤,并能充分享受为您量身定制的各种个性化会员服务。

机构: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电话:0717-6851455

地址:宜昌市西陵区发展大道35号

机构:宜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电话:0717-6219300   ;传 真:0717-6851680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体育场路46号宜昌市民之家 ;邮政编码:443000

机构:宜昌市政务服务中心

电话:0717-6599111,0717-6851659

地址:宜昌市民之家(西陵区体育场路46号,710研究所办公大楼斜对面)

全部问题
  • 暂无相关问题
© 2010-202495商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澄洺文化 京ICP备1804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