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股、政策法规股)
(联系电话:0855-4221506)
负责机关文秘、文电、会议、档案、督查、信访、保密及行政审批等工作;承担全局党建等工作;承担政务信息、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等工作;承担新闻宣传及新闻发言人有关工作;组织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机关并指导直属单位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统筹实施内部审计;负责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工作;指导工业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承担机关党建和机关党组日常工作;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牵头开展扶贫攻坚相关工作;承担机关离退休工作,指导所属单位的离退休工作;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及其它资料;负责局机关行政审批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的清理、公示、公开、告知及受理审查,在本单位授权范围内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审批;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对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非公有制经济投诉,负责局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负责本局信访、维稳以及普法、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军民融合工作;负责局机关纵向和横向联系机制相关工作。
(二)工业和信息化股(科技管理股)
(联系电话:0855-4221506)
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开展预测预警工作;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经济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研究解决行业发展形势和动向;研究提高行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平稳、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发展相关工作;牵头组织工业应急管理有关工作;承办县政府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承担全县工业企业煤、电、油、运要素平衡和协调工作;承担煤炭生产运输协调,保证重点行业。企业用煤需求;协调电力调度工作;承担铁路运输的协调工作;拟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的指导、综合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工业、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规划;指导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组织推进工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领域重大技术改造专项工作的实施;负责编制、储备工业项目,建设县级工业项目库工作;提出工业、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提出中央、省、州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议;拟订县级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和安排建议;参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负责参与协调跨县市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重大和限制类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及工业、信息化固定资产项目的核准;负责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工业和信息化技改项目组织上报工作;负责县级信息安全工程和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立项前审查;负责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组织上报;负责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组织上报;负责政府投资的工业、信息化固定资产项目、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审批上报;负责政府投资企业技改项目招标方式及招标范围的核准初审报批;监督管理财政性专项资金使用及相关项目建设。
牵头拟订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并督促实施,组织开展技术预测,承担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运行和科技调查统计相关工作,实施科技报告制度;承担推进县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拟订科技创新、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改革发展与布局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承担建立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相关工作,协调提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建议;承担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科技评估管理相关工作,提出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建议并监督实施,开展科技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相关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提出科技重大专项布局规划建议,组织和配合做好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监督实施;拟定基础研究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保障规划建议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受理、评审、立项等工作;承担科技安全、科技保密、科研诚信建设、科技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和应用、科技招商;组织开展相关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点任务并监督实施,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出相关产业领域平台、基地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促进生物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引进外国专家管理办法,承担全县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外国专家来施秉县工作相关管理工作,推动建立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引进国外智力和出国(境)培训工作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提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议,承担相关科技人才计划实施工作,推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拟订对外科技交流及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并推动落实,承担科技合作与交流事宜;承担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指导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建设;承担科学技术奖的组织推荐工作。
(三)商贸流通管理股
(联系电话:0855-4221506)
负责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和汽车等重要商品的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各类商品市场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城市商业健康、有序发展,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实施和社区商业建设,规范城市大型商业项目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农超对接工作,全力推动“黔货出山”,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改造升级,改善农村商业设施,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负责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网络零售、电子商务服务业等业态发展;按有关规定对汽车(新车、二手车和报废汽车)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规范汽车、建材市场。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建设,促进物流加工、供应链管理等新型业态发展;推动流通标准化和流通行业科技进步,开展流通行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流通技术应用和现代化发展;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并指导商贸流通行业中介组织;负责制定成品油市场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成品油市场发展;促进绿色流通发展,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连锁经营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发展,负责商业特许经营相关管理工作;推动特殊流通行业有序发展,按有关规定对拍卖、旧货流通等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商贸服务业(餐饮、家政服务以及相关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
承担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其他商务工作的运行分析和研判;大力培育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市场主体,优化提升限额以上结构和总量;研究提出市场运行调控和消费促进方面的政策措施建议,起草相关规划、标准,拟订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完善全县内贸市场调控体系,负责市场统计监测调控和重要商品流通管理,稳定市场,扩大消费;组织开展市场运行监测和内贸行业统计,建立统计和监测体系,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按分工负责肉类等重要商品储备管理;负责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运行,组织协调解决商品市场运行有关重大问题;负责重要商品流通管理及行业协调,按职责分工对茧丝绸流通进行管理;承担“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和协调管理工作;负责拟订酒类流通发展规划、政策及推动酒类流通发展平台建设;统筹商务领域消费促进工作,提出商务领域促进消费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负责拟订我县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接海关业务,分析研究外贸运行动态和发展趋势,承担外贸运行统计工作;负责服务贸易数据统计、收集、管理和分析工作;负责分析研究外商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承担实际利用外资统计工作;负责分析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运行情况,承担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统计工作;负责加工贸易业务管理、促进工作,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项目跟踪服务和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分析统计;负责指导、协调出口基地、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进出口贸易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优化外贸发展环境;负责境内外重点贸易企业的引进和跟踪服务工作,研究提出内外贸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以及经贸活动;负责推进进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指导自主出口品牌的创建和培育工作,指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负责指导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和服务贸易出口品牌建设,组织相关促进活动,推动服务贸易公共平台建设,促进重点服务贸易领域出口;指导服务贸易标准化体系建设;负责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和服务工作;牵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诉、协调工作制度,受理、协调、督办外商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相关工作;负责为港、澳、台企业投资及开展经贸活动的对接和招商引资工作。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产业竞争力调查、产业安全应对与效果评估,承担产业损害调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指导协调产业安全应对工作;负责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政策、业务咨询和业务培训工作。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委托的审批权限,实施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汽车加气站经营许可、拍卖企业经营许可、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核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审批、权限内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权限内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的备案、二手车交易市场及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管理等州商务局行政审批事项;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工作;承办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普法教育,指导商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
(四)安全生产管理股
(联系电话:0855-4221506)
依照国家有关行业和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配合有关部门指导相关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承担国家、省、州安全生产相关方针政策的法制宣传、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等工作;指导工业、信息化、商务及科技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拟订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综合协调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拟订工业和信息化年度节能计划、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相关行业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重点项目、示范工程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拟订并组织实施用于工业和信息化节能财政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参与相关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节能监察年度计划;指导协调相关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参与协调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环保产业相关工作;支持地方特色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指导工业绿色发展。负责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技术)认定(初审);负责协助上级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的上报工作;负责《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申请、年检等的初审上报工作。组织对全县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负责民爆器材销售企业仓库设施建设项目的初审和参与验收工作;依照国家民爆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协助上级部门对民爆器材生产、销售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协助上级对民爆器材产品质量监督和科研项目管理;承担民爆物品行业及生产、销售安全的监督管理。研究拟订民爆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等并组织实施,分析汇总行业相关情况。承担民用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工作,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等并组织实施,分析汇总行业相关情况。负责非煤矿山行业管理和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非煤矿山行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准入条件。调整优化行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整顿和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推进非煤矿山合理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检查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商贸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成品油市场、经营性拍卖企业、商业特许经营等流通业态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负责推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长效机制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参与组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负责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负责推进商贸领域安全督导。
机关党组织按有关规定设置。
通讯地址:施秉县城关镇文化街
联系电话:0855-4221506
邮政编码:556200
负责人:杨威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08:30-12:00 下午14:00-17:3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