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负责人:杨红军;
办公(通信)地址:铜仁市碧江区清水大道15号;
办公网站:http://wtgdlyj.trs.gov.cn/;
办公(传真)电话:办公室 0856-5222261;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邮政编码:554300;
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举报电话: 0856-5222261
电子邮箱:trwtgdlyj@163.com。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机关党委办公室)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组织协调机关和所属单位业务工作,负责重要事项、重要工作的督查督办。组织协调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要调研,承担政务公开、文电处理、文书档案、机要保密、综治、信访、维稳、目标绩效考核等工作。负责市人大、市政协提案、议案的办理答复工作。负责机关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党建扶贫等工作;承担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承担部门预算和相关财政资金管理工作、承担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的监督管理。承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发展基金项目申报。编制和管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指导国家、省级重点及基层文化和旅游设施建设。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内部审计工作;承担机关后勤保障管理工作。
负责人:任江(办公室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22261
(二)政策法规科
拟订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政策。协调和组织政策调研工作。开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经济运行重大问题研究。承担综合性文稿和重要文稿的起草审核工作。承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承担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承担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法律顾问相关工作。
负责人:张玉奇(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25619
(三)人事教育科(离退休工作科)
拟订并组织实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行业人才发展规划。承担机关、所属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机构编制、工资福利、人才队伍建设和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等工作。负责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承担专业职称评审相关工作;指导实施有关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组织指导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做好干部选拔、考核、录(聘)用、离退休手续等相关工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离退休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政治活动。
负责人:雷龙(科长)
联系方式:0856-5235980
(四)社会文化科(公共服务科、艺术科)
拟订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公共服务政策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公共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公共服务的指导、协调和推动工作。拟订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利用大数据开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公共服务相关工作。指导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指导全市重大文化艺术节庆活动,组织参加各类文化艺术赛事;指导全市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研究、评奖等工作;拟订全市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美术等文艺事业发展规划、艺术科研规划和扶持政策并组织实施。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和代表市级水准及民族特色的文艺院团。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性艺术展演、展览以及重大文艺活动。指导艺术人才培养工作。指导群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未成年人文化和老年文化工作。指导图书馆、文化馆事业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公共数字文化和古籍保护工作。
负责人:雷华英(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27719
(五)文物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科)
拟订全市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起草全市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并监督实施。协调指导文物保护、博物馆和考古工作。推进文物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承担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开展全市社会文物和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承担红色文化旅游相关工作。推进文物和博物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文物保护科技成转化。拟订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记录、确认和建立名录。组织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生态区建设工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播工作。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研究开发工作。
负责人:刘彪(科长)
联系方式:0856-5215237
(六)体育科
负责统筹全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指导、组织开展全市群众性体育工作,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制度建设,指导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并实施监督管理;统筹规划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竞技体育项目设置,组织重大体育竞赛,指导优秀运动员队伍建设,协调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执行国家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指导业余训练工作,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负责全市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的管理和反兴奋剂工作。依法审查全市体育社团组织资格等。负责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和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联系市老年体育协会工作。
负责人:梁洪玉(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39686
(七)广播电视科
负责对全市各类广播电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对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指导电视剧行业发展和电视剧创作生产。监督管理、审查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和质量。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负责推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协调推进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指导协调广播电视系统安全和保卫工作。
负责人:文明书(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23428(传真)
(八)旅游科(运行监测科)
承担全市文化旅游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考核及绩效评价,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承担假日旅游市场调度工作,对旅游数据进行监督管理。承担全市文化和旅游统计和分析工作。拟订乡村旅游、乡村民宿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指导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民宿资源开发、产品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标准化建设及提升工作。协调推动文化旅游扶贫工程和富民工程。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的相关工作。
负责人:张仙(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28292
(九)产业发展科(资源规划开发科)
拟订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促进文化产业相关门类和旅游产业及新型业态发展。推动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景区、基地建设。承担文化旅游军民融合相关工作。承担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规划、开发和保护。指导、推进生态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统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目的地建设。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目的地、线路的规划。指导文化和旅游产品创新及开发体系建设。组织协调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拟订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政策、规划、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温泉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
负责人:徐晓峰(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36049
(十)市场管理科(行政审批服务科、执法监督科)
拟订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市场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对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市场经营、安全进行行业监管。组织拟订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经营场所、设施、服务、产品等标准并监督实施。监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指导服务质量提升。承担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相关工作。指导、监督全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组织查处和督办全市性、跨区域文化旅游市场重大案件。实施依法设立的涉及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文物有关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承担消防安全相关工作。
负责人:孙秒(负责人)
联系方式:0856-5222175
(十一)宣传推广与交流合作科
组织实施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拟订旅游市场推广战略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重大宣传推广活动。承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市场开发工作,组织开展重点旅游区域、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宣传推广工作;承担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对外合作交流事宜;承担跨区域旅游合作。承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新闻宣传工作。承担政府、民间及国际组织在文化、体育和旅游领域交流合作相关事务。负责机关宣传及信息化工作。
负责人:谢黔飞(科长)
联系方式:0856-523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