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发展和改革局各部门负责人和联系电话

仁怀市发展和改革局各部门负责人和联系电话

572025-05-13 08:30  95商服网

(一)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处理机关日常政务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工作;承担机关财务、工资、资产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承担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及目标绩效管理等工作;承担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网上名称管理、办公自动化;承担机关党的建设、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承担本部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参与拟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承担“放管服”改革的相关工作。(联系方式:0851-22235651(传真))

(二)综合经济和规划发展股。贯彻执行国家、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拟订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及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拟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拟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推进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的建议;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承担有关市级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监测分析经济形势,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分析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建议,研究经济运行安全等重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开展经济运行调控政策评估,提出政策建议;承担新闻发布和信息引导等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专项经济工作;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拟订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具体措施,协调相关重大问题,承担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统筹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工作,做好与市外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与市外经济合作有关工作;研究经济体制改革有关问题,指导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参与研究和衔接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有关问题的建议。(联系方式:0851-22235702(传真))

(三)固定资产投资股。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投资建设宏观管理方面的政策、工程建设标准定额,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议;甄别筛选政府投资项目中潜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建项目,做好项目宣传推介和联评联审,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安排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建设项目并组织项目申报,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的批复;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外贷款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投资项目、中方控股的外商投资项目和用汇投资项目并组织项目和资金申报;向金融机构推荐申贷项目,组织中央和省财政性建设投资、项目申报,开展对中央、省和市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安排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牵头组织特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协调有关重大问题;安排市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并监督实施;指导协调招标投标工作;承担局政务中心窗口项目备案协调工作;承担市招投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联系方式:0851-22235652)

(四)建设项目管理股。承担全市重大项目策划、筛选、论证、统筹调度和项目库管理;组织申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建议并协调实施,负责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协调监管、检查督促;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调整的审核;负责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相关规定的落实,按职责做好全市重大项目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负责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综合验收、考核管理工作,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后评价工作;承担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协调铁路建设相关工作;协助固定资产投资股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分析和相关信息编报;承担市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日常工作。(联系方式:0851-22235699)

(五)生态环资和社会发展股。按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综合分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参与拟订节能、节水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以及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推进清洁生产的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组织实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和提出环境保护政策建议;协调配合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按职责做好节能降耗、“河长制”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工作;综合分析就业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状况,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协调文化、旅游、教育、卫生计生、体育、广播影视、民政等发展政策,指导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及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综合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及有关政策建议,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监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跟踪研判趋势性重大问题;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提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承担市石漠化综合防治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承担市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综合提出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建议,组织协调推进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联系方式:0851-22235652)

(六)收费和价格管理股(仁怀市价格认证中心)。按照法定权限,组织实施收费管理办法和方案,管理国家、省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服务收费工作;组织实施重要商品价格改革方案,制定价格管理措施;组织实施重要商品价格听证工作;依法制定水、气等纳入《贵州省定价目录》的重要商品价格;依法制定纳入《贵州省定价目录》的公益服务、公用事业、教育、旅游、保障性住房等收费项目和服务价格;负责对实行市场调节的经营性服务价格和放开商品的政策指导;负责价格信息化建设,承担价格政策宣传和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对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和市场供求的变动情况和非常时期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实施预测、预警,进行调查分析和协调,并提出政策建议;对国家重要经济政策在价格领域的影响进行跟踪和反馈;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价格认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对司法、行政机关办理的重大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及仲裁案件中涉案财物进行价格认定;负责对政府定价成本监审目录中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成本监审;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对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和供求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联系方式:0851-22235701)

(七)产业发展股(第三产业发展办公室)。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第三产业发展的法规和产业政策,研究提出全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综合协调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第三产业重点行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预测、监测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动态,调度第三产业年度计划执行及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建立健全第三产业发展考核制度,指导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督促检查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工作完成情况;综合分析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综合性建议;统筹工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规划产业基地和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产业基地建设;综合分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参与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和实施年度计划;做好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组织重大产业示范工程;统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推动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形成;统筹能源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研究提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议,牵头拟订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规划能源重大项目的布局,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指导协调能源资源领域重大项目的对外合作;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统筹协调推进金政企项目融资合作,指导和监督政策性贷款使用方向;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承担非上市公司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申报等工作;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及制度建设;参与拟订证券业、保险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双公示”工作,研究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大问题,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和非金融类信用信息库建设有关工作;研究提出内外贸易发展战略建议;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流通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综合分析对外资本动态及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状况;协调对外开放及利用外资的有关重大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拟订利用对外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并提出备选项目;统筹协调推进内陆开放相关工作,承担“一带一路”建设有关工作。(联系方式:0851-22235653)

(八)粮食和物资储备股。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战略物资储备政策和规章制度,承担市级储备粮行政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市级储备粮、糖等收购、销售轮换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政策性粮食购销和地方储备粮管理;承担粮、糖等市场供应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及统计工作;负责提出储备规模建议,拟订粮、糖储备管理办法;负责粮油、糖等储藏技术、标准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承担粮食储备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推进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拟订物资储备相关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战略物资储备规划、计划建议,组织实施战略物资储备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计划和指令,承担相关储备统计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拟订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拟订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全市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建设规划并协调实施;承担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经济动员办公室日常工作。(联系方式:0851-22235006)

(九)粮食流通与监督检查股。贯彻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和最低收购价原则,负责粮食流通行业管理,组织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导全市粮食产销合作及引粮入遵工作;指导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实施国家粮食流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负责指导全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市场体系建设;负责粮食有关项目的资金申请、项目审核工作;提出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市级投资和财政性资金投资方向、规模以及安排的建议;归口管理粮食统计工作,负责开展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承担驻遵部队军粮供应保障工作,做好军粮供应保密工作和军民融合等相关工作;负责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监督检查粮食和物资储备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对粮食和物资储备政策执行情况和管理情况实施依法监管,建立健全储备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依法对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以及物资储备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国家粮食收购市场准入指导标准,负责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考核及有关工作和政策性粮食库存清查工作;承担法律、法规相关宣传工作,负责全市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开展全市政策性粮食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负责12325粮食流通监管热线的管理工作。(联系方式:0851-22235654)

(十)国防动员股。牵头编制全市国防规划计划、动员准备方案,国防动员工作的潜力资源、新域新质、网信数据、训练演练、宣传教育、组织实施和涉及党委、政府部门负责事项的综合协调、督导落实等工作,增加人民防空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协调做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及军事设施保护等工作。

机关党组织按有关规定设置。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