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洋:太极拳源流

95商服网  •  • 来源:www.95ye.com  • 关注:2219

一、创拳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 致有唐代许宣平、宋代张三峰、明代张三丰、明 末清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目前比 较公认的说法源自新中国武术史权威唐豪、顾留 馨的考证,认为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 沟的陈王廷所创。这是从拳术套路和技 法传承的角度讲的,只是当时并不叫“太极拳”。


二、显世


在清道光年间以前,太极拳大体只限于陈氏族人和乡亲中代代相传, 即使有保镖活动,也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一代。大约在 19 世纪 40 年代前后,清朝道光年间,经陈氏 14 世大师陈长兴的弟子杨露禅传入北 京。其后,以北京为中心,衍化出杨、武、吴、孙四大流派,迅速流布 全国。 杨式太极拳始于河北永年人杨福魁(1799—1872 年,即杨露禅)。杨 福魁师从陈氏第 14 世陈长兴(1771—1853 年),在北京屡挫名手,人称 “杨无敌”。他将陈氏太极拳中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进行了修改,减少了蹿 蹦跳跃,拳架风格趋于简单柔和。此拳法又经过其子杨建侯、其孙杨兆清 (字澄甫,1883—1936 年)的进一步修改,形成了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 极拳。 武式太极拳始于武禹襄(1812—1880 年)。


武禹襄也是河北永年人, 秀才出身,曾从杨福魁学太极拳大架,后拜陈氏第十五代陈清萍为师, 学陈氏小架。其后,他把杨氏大架和陈氏小架结合起来,于是出现了武 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始于吴鉴泉(1870—1942 年)。吴鉴泉是北京人,满族 (后改汉姓为吴),其父全佑曾先后从杨福魁、杨班侯父子学拳,吴鉴泉得 其父传。后来,吴鉴泉在杨氏拳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修润,使之更趋于 柔和,于是形成了吴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始于孙禄堂(1861—1932 年)。他是河北顺平县人,早年 习练行意、八卦颇有名气,在北京有“活猴”之称。后拜武禹襄的再传弟 子郝为真为师,融形意、八卦、太极于一体,创编了架高步活,开合鼓荡 的孙式太极拳。


三、定名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沾绵拳”“软 拳”“化拳”等,合于太极之理,却未以太极命名。 何时定名为太极拳?有两种说法:


其一,杨露禅学成“陈家拳”之后,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 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人称“杨无敌”。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 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对大臣们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 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为杨露禅亲题对联“手捧太极震寰 宇,胸怀绝技压群英”,从此太极拳得名。


其二,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有关。根据现有文献,“太极拳”之 名首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该书是武式太极拳创编人武禹襄于清咸丰 二年(1852 年)到他哥哥武澄清任所河南舞阳县时在盐店得到的,很多人 认为《太极拳论》是武禹襄所作,托名王宗岳而已。 如果《太极拳论》确系王宗岳所写,而王宗岳又确实是明代人,那么 “太极拳”一词早在明代就出现了。但是,从杨露禅和陈长兴的传承看,陈 长兴传的叫“陈家拳”,或者叫作“长拳”;杨露禅学成后回到永年教拳, 因拳势绵缓,而被称为“绵拳”。由此推测,之前并没有“太极拳”之名。


“太极拳”一名属于武禹襄的发明创造,是武禹襄的贡献。只是为了回避传 承问题,或者为了夸大该拳历史之悠久,或者出于文化、商业等其他方面的考虑,武禹襄杜撰了一段历史。


1933 年开封开明书局出版《陈氏太极拳图说》时,作者陈氏第 16 世 陈鑫(1849—1929 年)已逝世四年。该书的名称也有问题,如果说陈鑫认 为太极拳源自陈家沟,则该书名称应当为《太极拳图说》,而不应当是自称 为《陈氏太极拳图说》,因为之前没看到其他种类的太极拳。

中国武术段位证书

中国武术段位证书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订并实施的一种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的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在国际上的普及,促进武术理论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武术协会不定期举办中国武术段位制海外人员培训与考。。。

瓜壳财务

瓜壳财务 上海企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企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瓜壳财务(guakecw.com)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工商注册及代理记账的互联网财税服务平台。结合先进的移动互联(mobile)和云计算(cloud)技术,公司以整合全国财务。。。

武术教练员资格证书

武术教练员资格证书

获得武术教练员资格证书的程序: (一)申报人首次向省级武术协会申报,需认真、如实填写申报表,并准备2张小2寸白底证件照和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 (二)缴纳申报评审的相关费用; (三)参加技术实践与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95ye.com/article/5375.html(转载请保留)